2、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
学院至今已有 8个批次共计40916名学生,其中学历生为38487人,非学历生为2430人。在学历生中本科生为32414人,占学历生总数的84.2%。为了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学院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学务部来专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对于学生的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原学历信息、联系方式等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并建立了详细的学生档案。在长期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规范管理、突出服务、管理自动化三个特点,较好地完成了8个年级4万多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学籍管理与服务、档案建设与管理、毕业管理与服务、免费信箱服务。
在读学生统计
层次 |
200103 |
200109 |
200203 |
200209 |
200303 |
200309 |
200403 |
200409 |
总计 |
专科起点本科 |
2175 |
2634 |
2746 |
2654 |
3662 |
3439 |
2915 |
2455 |
22680 |
本科起点二学历 |
163 |
265 |
301 |
159 |
230 |
257 |
218 |
177 |
1770 |
高中起点本科 |
886 |
954 |
1099 |
946 |
1221 |
1158 |
882 |
817 |
7963 |
高中起点专科 |
342 |
661 |
651 |
627 |
1112 |
935 |
875 |
843 |
6046 |
专科二学历 |
2 |
2 |
1 |
5 |
3 |
1 |
4 |
1 |
19 |
单科选修 |
6 |
8 |
6 |
7 |
184 |
418 |
401 |
479 |
1509 |
课程进修 |
123 |
189 |
278 |
180 |
3 |
1 |
10 |
0 |
784 |
专业进修 |
0 |
0 |
0 |
0 |
42 |
48 |
21 |
26 |
137 |
合计 |
3697 |
4713 |
5082 |
4578 |
6457 |
6265 |
5326 |
4798 |
40916 |
(1)学籍管理与服务
①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实现了学籍管理规范化
学籍管理是学生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新生学籍管理、学籍变动管理(转站、转专业、退学)、课程变动管理(课程免修、代修、免考)、毕业管理(毕业资格审核、审批、电子注册数据上报)。
为了妥善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以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学院首先制定了大量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学生手册》。《学生手册》是学生整个学习期间的“学习指南”和“良师益友”,每年两批新生跨入“网上人大”时都会收到学院准备的最新版学生手册。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手册》的修订和完善,伴随学院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手册》中的各项文件也在不断修订、完善并趋于稳定,自第一版《学生手册》于 1999年编写至今已有八个版本。

学生手册↑
为了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学院的相关规定,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手册》的发放。每学期都提前一个月把修订好的最新版《学生手册》发放给校外学习中心,通过校外学习中心再发放给学生;另外,《学生手册》修订完毕后,学院总是在第一时间把《学生手册》放在学 院主页上,并通过向全体学生群发邮件通知同学们及时领取、学习《学生手册》。
为了保证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学院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对于各项学籍管理工作都制定了业务流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优化。学生的学籍管理及其变动都是由学生到校外学习中心提交申请纸介资料,校外学习中心进行初审后再提交给学院学务部,学务部进行复审后利用学院自行研发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教学教务管理平台”进行相应的学籍操作。操作结束后会利用系统自带的邮件发送功能及时给学生发送邮件,通知学生相关学籍变动已成功。
② 充分利用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学籍管理的自动化
人大网院自行研发的“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摆脱了传统的学籍资料管理模式耗时、耗力、不易保存、查询不便等弊端,实现了数以万计的学生基本信息、学习信息、学习过程的动态有序的电子化管理,这也是面向学生的学习服务及开展个性化教学和服务的基础。该系统以学生报名时初始信息的建立为起点,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报名管理、网上用户申请管理、测试与录取管理、学费管理、注册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材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毕业管理等,即学生各学习环节的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平台来管理。
由于“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涵盖了详实的学生信息,因此全国各地校外学习中心的教师可以根据系统记录的学生个人资料和学习进度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实现了自动化远程管理。
利用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学生、校外学习中心老师、学院三者都可以很便捷地查询学生的学籍信息,实现了学籍管理的开放性,增强了学生对学籍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同时针对学生、校外学习中心、学院设置了不同的修改权限,保证了学籍信息的记录准确。另外,利用教学教务管理平台进行学籍管理,由于相关业务规则已经内化到系统程序中,实现了系统管理功能,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学籍管理的规范化。
(2)档案建设与管理
档案建设与管理是由学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并配备了专门的档案室存放档案资料,借助计算机及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来进行档案管理,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另外,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除了纸介档案外,学院还建设了一部分电子档案。这样在档案管理方面也形成了两个特点:计算机管理与手工管理相结合;纸介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目前已有各类纸介档案 972卷,基本实现了档案管规范、完备,查询方便。
←学生档案
(3)毕业管理与服务
毕业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生是学院教育质量的综合检验。为了规范毕业管理,学院从毕业申请、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费用结算、毕业证书制作与发放、学位申请、学位授予资格审核、学位证书制作与发放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流程,并开发了毕业管理系统,使毕业与学位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自动化。
人大网院从 2003年3月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累计毕业生人数为3042人,第1届毕业生87人、第2届毕业生487人、第3届毕业生926人,第4届毕业生1542人,累计304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382人,专科毕业生660人,授予学士学位502人,平均授予学位率为21%。在对每个毕业生的申请、审核、办理及电子注册的整个过程中,不曾出现过任何差错,圆满完成了各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
在对毕业生的服务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毕业典礼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① 毕业典礼
为了欢庆毕业、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 200303届毕业生(首届毕业生)至今学院已举行了三次网上毕业典礼。网络虽是虚拟的,但祝福和期盼却是真诚的。网上毕业典礼有回顾、有欢庆,也有交流与展望;为毕业生与学院、在读学生与毕业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除了网上毕业典礼外,各校外学习中心还根据自己的情况,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现场毕业典礼或毕业生联谊活动。至今,各校外学习中心已举办了十多次毕业典礼。

校外学习中心毕业典礼↑

同学聚会↑
毕业生是学院最宝贵的资源。随着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学院在今年十月份在人大校园内举行了规模盛大的“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毕业暨学位授予典礼”,邀请历届毕业生前来参加,得到了全国众多毕业生的积极响应,最终四百多名毕业生及其亲属参加了毕业暨 学位授予典礼,现场气氛隆重而热烈。 159名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逐一上台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很多毕业生在授予学位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本届现场毕业典礼还率先采用了网络直播的先进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媒体播放技术的优势,实时播放现场典礼的盛况, 使远在全国各地无法前往北京的同学们能共同分享这盛况,还实时接收到很多同学们的祝福。
今后每年都要举行网上毕业典礼和网下毕业典礼,网上、网下相结合,使更多的学子感受到母校的关怀和祝福。

学院毕业典礼↑
② 毕业生跟踪调查
目前学院已策划了详细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制作了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并开始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跟踪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毕业生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服务。根据对部分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发现:毕业生普遍感觉通过学习收获较大;用人单位普遍对毕业生感到满意,不少学生职称、职位都得到了升迁;还有少数学生已出国攻读硕士学位。下面仅举几例:
徐志敏:成都校外学习中心、金融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重新求职,目前在 成都泰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在读期间及毕业后发表过多篇论文。
熊炎飞:北京校外学习中心、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已升职,目前已成为 江西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开办酒店的法人和董事长。
王学军:山东外贸校外学习中心、会计专业本科毕业, 原任山东外贸集团财务部经理,现任山东外贸集团副总裁。
尤杰: 济宁校外学习中心、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原为银行的业务员,现在已经提升为银行行长的助理。并且学生希望学院尽早举办研究生学位教育。
巩霞: 淄博校外学习中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在读期间及毕业后共发表了《关于高校定编设岗的几点思考》、《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着眼点》、《高校推行全员聘任制的对策思考》、《高校现行工资政策的利弊与对策研究》、《<孙子兵法>与行政管理》等人事方面的论文8篇。巩霞的下一个目标是在人大网院攻读硕士。
(4)免费信箱服务
为了加强学生与学院的联系,及时向学生发布各种学习信息,包括顺利完成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学院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免费信箱,这已成为学生与学院永久的联系纽带。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