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二、《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列宁曾经说过:“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但他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的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4](P145)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资本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系统运用。
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告诉人们,《资本论》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他还强调,《资本论》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5](P239)但是,他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不同,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而马克思的看法则是,“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P22)《资本论》在研究和叙述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深刻详尽地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抽象与具体、本质与现象、逻辑与历史、一般与特殊等重要范畴的辩证法。例如,关于抽象与具体,马克思指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级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绝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7](P19)关于一般与特殊,马克思指出:“对生产一般适用有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因为不致因为有了统一忘记本质差别。”[7](P3)关于本质与现象,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8](P923)
《资本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把唯物史观当做“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7](P32)恩格斯在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7](P38)列宁的下述论断也清楚地表明了《资本论》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证明了的原理。”[9](P10)正因为如此,毛主席曾经指出,“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难得分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