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温铁军:对“国进民退”不能妖魔化

原编者按: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被西方媒体称为“奥巴马社会主义元年”,但只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博弈借助了不同意识形态。其实质,一方面是欧美无一例外地以政府有形之手强力介入甚至控股那些崩盘中的私人部门。另一方面,面对愈益严重的政府债务只能大量增发信用向全球转嫁通货膨胀。

这些嫁祸于人的做法表明,在利益集团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下,欧美国家正在重蹈覆辙转嫁危机代价,试图以引发全球通胀危机来应对和暂缓自身危机!对此,以至于连美国主流的政治学者福山也疾呼:这场付出了如此大代价的悲剧被白白浪费了。

不过,在这场金融全球化累积矛盾造成的危机压力下,西方社会各界已经有所反省。这其中,就包括全世界对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比较和争论,前者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后者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尽管在西方已经很少有人继续鼓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配置要素,恢复经济平衡,解决全球危机,但在中国,这次世界性的大危机却并未唤醒理论界、舆论界和接受了几十年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公众,鲜见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新认知。这其中,以“无为而治”著称的浙南模式,与以苏南地区为代表,政府发挥先导作用的苏南模式,到底谁更代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又一次成为舆论界争论的焦点。

温铁军教授长期立足国情,坚持实地调查研究,对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宏观经济周期与发展战略调整,以及相关制度变迁等领域,都有精深造诣。在2011年出版的《解读苏南》一书中,温铁军指出,苏南的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体制的代表之一,其中许多挑战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普遍遭遇的。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温铁军教授以苏南模式为缩影,剖析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发展的筚路蓝缕,为中国的区域发展比较研究打开了思路。

本文系根据采访内容整理而成,并经温铁军教授审定。

西方现代化成本转嫁导致全球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在欧美爆发后,迅速波及全世界。在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上都依赖西方国家,但实际上却处于边缘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动乱。

在刚刚过去2011年,不仅阿拉伯国家陷入内战,欧洲各国街头骚乱不断;连最核心的美国也因占领华尔街引发了社会运动。

加大农村的基础建设、保持农舍、维护原有的农村社区建设,这是保障农村成为经济发展“蓄水池”的作用。蓄水池的“水涨水落”与经济危机的可调节程度和社会稳定程度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在我10年前就提出城镇化的概念,现在我们的决策层渐渐开始接受了。

这一切,都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成本过高必然导致的结果。不过,西方发达国家之现代化成本历来都会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并且势必引发全球人道主义危机,造成灾难性后果。

 

[1]   [2]   [3]   [4]   [5]   [6]   [7]   [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