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

儒家的起源及孔子思想精粹

第二种类型是古印度类型,思想的类型还是人,只不过人考虑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的,叫做彼岸世界,它要处理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与神的关系,有许多问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解决不了。古人会考虑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且不会消亡的“我”,后来给它一个专有的概念叫灵魂。我们人类有很多困惑和恐惧,人为何会死亡?死又是怎么一回事?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这种类型的思想人思考得多了,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系统,我们把它叫做宗教。宗教不是简单的迷信,佛教后来从印度传入中国。因为中国人缺这一方面,佛教进入中国就是专门处理死亡问题的,同样这种类型的思想全人类都有,但这块金牌被印度人抢去了。

第三种类型就是中国类型的,思想的主体还是人,想的问题和西方人比较接近,也注重现实世界的东西。差别在于西方人想的是人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而中国人想的是由人构成的世界的关系,也就是社会的关系,所以中国类型思想最大的特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思考自然界是出于人类的好奇心,印度人思考这个问题出于人类的恐惧心,而中国人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担心忧虑。中国有部古老的书籍《易经》,其中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我们的老祖宗早意料到一个人到世界上走一回不容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是万物之灵。圣人忧患的是芸芸众生中许多人做人不合格,来世界上走一圈没有完成他“人之所以为人”的任务,这套学问在哲学上称为伦理道德。同样,全世界的人都在想做人的问题,但这块金牌属于中国人。

我们几千年前的资源和自然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最关键是我们有长江和黄河。上古时代我们的农耕文明产生得很早,这种文明最小的单位是家,所以在中国文化当中家庭的重要性远远溢出了一般人认为的血缘单位。大河流域可以给我们提供水,但它也经常会泛滥,于是就需要处理,单个家庭无法处理,一定要利用集体的力量,所以中国人一方面注重家庭,另一方面注重中央集权。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就思想层面来说,经验最重要。

哲学上有两大系统,一个是理性思维,一个是经验传统,在农业文明当中,经验文明最重要,在整个家族中,老人最有经验,在没有高科技时,简单的农业技术就是重复,重复劳动最基本的东西靠经验,家中老人最有经验,所以渐渐地形成了尊老敬老的传统。

 

[1]   [2]   [3]   [4]   [5]   [6]   [7]   [8]   [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