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成立的各类学生组织(社团)
分散式学习是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参加学习的学生仍然希望能够像在普通大学学习一样,与同学,特别是有兴趣相投的同学进行交流。因此根据学生们的愿望,利用网络优势,结合学生特点成立学生组织也成为人大网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将列举一些在人大网院校园文化部直接参与组织和管理下的学生组织(社团)的活动,这些学生组织(社团)有的是按照学生交流需要成立的,有的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成立的,但都对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1.学生新闻社
成立于 2004年6月,由人大网院校园文化部直接管理。学生新闻社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人大网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及时传播校园信息,反映校园动态,加强学生与学院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共同构筑人大网院现实交流的网络和平台。目前拥有学生记者 31 名。
2.网院部落
创建于 2003年3月,经过学院审批备案之后,由人大网院广州校外学习中心部分热心同学主持成立的网上学生活动社区。以“提供平台,促进交流”为活动宗旨,为学生,特别是广州地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讨人生,交流学习的网络空间。随后,网院部落还在校园文化部的指导下,成立了专门的网络电台,播放一些音乐节目,在网院同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3.深南大道
创建于 2003年3月,经过学院审批备案之后,由人大网院深圳校外学习中心部分热心同学主持成立的网上学生活动社区。成立之后,常常在考试之后组织一些师生联谊活动,在人大网院同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北京足球俱乐部
创建于 2002年4月,经过学院审批备案之后,由人大网院北京校外学习中心部分热心同学主持成立。以“锻炼身体、促进学习、广交朋友、增进友谊”为宗旨,俱乐部执委会由一位会长和四位副会长组成,这些同学利用工作学习之余组织一些足球比赛,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人大网院同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北京乒乓球俱乐部
创建于 2004年2月,经过学院审批备案之后,由人大网院北京校外学习中心部分热心同学主持成立。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俱乐部章程,定期举行活动,在北京地区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6.北京羽毛球俱乐部
创建于 2001年9月,经过学院审批备案之后,由人大网院北京校外学习中心热心同学主持成立。俱乐部已经初具规模,现有固定会员二十多人,非固定会员四十多人,并正在日益壮大。俱乐部的宗旨是“锻炼身体、促进学习、广交朋友、增进友谊”,打球之余还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在北京地区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上学生交流平台
在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即“网上人大”)之初,人大网院已经考虑到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一个网上交流平台。从 2001年推出班级同学录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包括了网院论坛、班级同学录、同学联谊会、学生专栏、同学写真等多项功能在内的学生交流平台,为促进学生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发挥了 重要作用。接下来,学院还将对这个学生交流平台进行整合和升级,以保证功能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学生网上交流的需要。
下面对现 有的学生交流平台的几项重要功能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
1.网院论坛
2001年由人大网院校园文化部推出的网上交流平台,2003年3月根据学生需求进行了一次功能升级,目前论坛以下几个主要的版块:
( 1)杨老师论坛:由学院教师担任版主,主要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的服务;
( 2)学习园地:探讨学习方法的场所,交流学习心得的空间;
( 3)文学空间:学生原创作品展示,优秀文章转载,创造文学研讨氛围,是一个人大网院文学爱好者的网上家园;
( 4)法学论坛:定期请法学讲师和专家座客专栏,普及法律知识,关注社会热点;
( 5)活动在线:定期组织热门话题的讨论;
网院论坛每年年初进行版主竞选,每年年终举行优秀版主评选,并专门制定了版主行为规范,保证了论坛健康 的发展。
2.班级同学录
人大网院的“班级”与普通大学的班级不同,它更像是一个虚拟的概念。班级的划分主要考虑学生的所在的地区、所学的专业、层次等因素,尽可能的为学生之间联系和交流提供一种有效的渠道。基于这种考虑,从 2001年3月,第一批新生入学后,校园文化部就指导服务站开始班级的划分,并推出了班级同学录。这个为班级同学提供网上交流的平台包括了班级同学查询、留言、班长竞选等多项功能。事实证明,班级同学录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欢迎,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学生专栏
为人大网院文学爱好者开辟的交流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人大网院学生在拥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并交校园文化部审定之后,即可在此开办自己的专栏。目前,该栏目已经收录了学生专栏 50余个。
4.同学写真(专栏)
为人大网院学生提供的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可以在此发表自己的照片和个人简介,或者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学。目前已有 500余名同学在这里登录,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六、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规章制度
从 2001年至今,人大网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规章制度涉及到了虚拟校园中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形成人大网院特有的制度文化,成为人大网院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
下面对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些重要的规章制度进行说明:
1.《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活动准则(试行)》
这是关于人大网院校园文化中学生活动的最高准则,对所有的学生活动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后面的各项管理办法都是在这个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
2.班级管理办法
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大网院“虚拟”班级,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活动准则(试行)》学院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班级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班长选举流程》、《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班长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班长绩效考核量表(试行)》等四个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班级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论坛管理办法
“网院论坛”是人大网院学生活动最活跃的网上交流平台,为了保证其规范发展,学院制定了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坛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坛版主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
4.学生组织(社团)管理办法
学生组织(社团)也是人大网院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为了保证这些学生活动的规范性,学院经过仔细研究学生的情况之后,陆续推出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团体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形象标识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 院院旗使用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友联谊会章程》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新闻社章程(试行)》等五个文件。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大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的工作除了进一步完善现有工作之外,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把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 起来,力求开创中国网络教育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网络教育的日渐成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也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一页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