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孔子教育思想对人类的贡献
孔子教育内容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通才服务,所以包括知识、道德、技能、艺术等各方面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知识;德行,提高道德素质;对人(包括君、国家、团体、别人)忠心;对人讲信用。忠与信相当于“据于德,依于仁”的伦理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同时,孔子也强调“游于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和技能。“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这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说的话,不学诗礼就不懂得如何讲话和立身。因此,学诗是人所不可或缺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诗可以感发志气情意,可以考察得失,可以群处和而不流,可以怨而不怒。就近讲可以知事奉父母的道理,就远讲可以知事君的道理,其余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知识,以陶冶高尚的情操,这便是诗教;礼为立身之本,扫洒应对、进退周旋,典章制度、礼仪样式都应依礼而行,要求人的视听言动,都要遵循礼,非礼勿视听言动。提升人们道德自觉,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是礼教。
诗教与乐教往往联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在整理《诗经》时,曾谱了乐曲。他爱好音乐,并有很高欣赏能力。他不仅订正乐音,使雅和颂恢复原来样子,不相混淆,而且精通乐理、乐曲。当他听到《韶》的乐曲时,美妙动听音乐使他三个月不知肉味,使他进入音乐与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心境,这也是一种最美好的和乐精神境界。
其教育内容射箭、驾车、书写、数学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和国家强兵所需要的必备知识技能。使每个学生掌握全面知识技能,体现了《礼》、《乐》、《书》、《易》、《诗》、《春秋》等历史文献知识与社会国家实际知识的结合,而不是片面道德教育。只有各方面知识相辅相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晚年孔子讲起他的学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他例举四科代表人物,而非全部。孔子弟子3000,其中身通六艺的72人。譬如仲由可以担任千辆兵车大国的军政工作;冉求可以担任千户人家的大邑和拥有百辆兵车大夫家的总管;公西华可以穿着礼服立于朝廷接待宾客,交涉一切。孔子根据弟子的特点,培养出各具特长的学生。为教育事业做出前无古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