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
黄大慧、韩爱勇: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启了东亚合作的新局面,新地区主义的兴起成为东亚冷战之后最为深刻的地区变化之一。地区主义在重塑东亚地缘格局的同时,也在重塑东亚国家的地区意识和地区认同,使得东亚国家以地区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和周边世界。东亚地区合作进展迅速,以东盟、“10+1”、“10+3”、中日韩合作和东亚峰会(EAS)为标志的地区合作架构不断完善和充实。与地区合作的成功典型欧盟相比,东亚地缘政治远为复杂多变,中国崛起、地区内不同国家博弈、域外力量介入加上东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恩怨和地区内繁杂的非传统安全因素掣肘,注定东亚地区合作进程大不同于欧盟,更多地呈现出东亚文化与地缘的特色。因此,东亚地区主义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政策层面都是很有意义的。
东亚合作新局面也开启了国内学人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关注和研究。他们从各自研究视角和路径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历史演进、现实实践及未来前景的研究是深入而令人尊敬的,使这一研究领域以大致详尽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他们也在尝试应用不同于西方理论的分析工具来研究东亚地区主义。尽管已有的研究有着诸多的共识,但争议也几乎同样多。毫无疑问,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基础和起点。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实践和理论三个视角进行系统梳理,并将我们的一些思考陈列其间,以期裨补阙漏,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有着广泛综合性的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