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张立文:“以他平他谓之和”

世界文明对话的价值目标,即是“和平”、“合作”的和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本身就包含着差分、矛盾、冲突,如“和实生物”的土与金木水火杂,天地男女絪缊构精等的冲突与融合。“和”就是差异、异质的他与他之间的既冲突又融合关系。“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便是相对相关的他与他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谅解、互相妥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的过程,以达到互相合作的价值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和平、合作的价值目标,那么,他与他、自我主体与他者自我主体互相妥协、谅解、理解的“和”的过程就没有落实,“和”就落空了,而必须重起他与他、自我主体与他者自我主体的互相谅解、妥协、理解的“和”的过程,以求落实。这就是说“和”是一种形式或过程,“和平、发展、合作”的和合是结果。

当今,世界文明仍存在不文不明的病症和冲突,如人与自然的冲突,造成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形成社会危机、人文危机;人与人的冲突,带来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造成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文明之间的冲突,形成价值危机。如此种种冲突与危机,是世界文明对话各个自我主体与他者自我主体所共同面临的冲突与危机,是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每个自我主体的切身利益相关,寻求度越威胁各个自我主体健康发展、和平合作,以及化解世界文明存在的各种冲突和危机,以求人类福祉、天人和乐,是世界文明对话每个自我主体所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如此,世界文明对话的各个自我主体与他者自我主体可以获得一些最低限度的共识,合理地规范人类行动准则。

一是和生准则,尊重生命。各个自我主体,如自然、社会、人际、国家、民族、种族、党派、宗教,都是融突和合的生命体。文明最低限度的准则,就是尊重生命,准许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力。在当今世界上,各个生命自我主体,与他者生命自我主体,怎样保障生命的存在,唯有“和生”,和是保障、保护和养育各生命自我主体与他者生命自我主体的唯一途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自然,是人的衣食父母,它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的时空之间,我们尊重人的生命,同样也要尊重自然的生命。天地自然作为他者自我主体应与人类自我主体和合相处。战争、动乱、恐怖,就是对各个生命自我主体的伤害、折磨和杀戮,它剥夺了各生命自我主体生存的权利,亦破坏了自然的生命权。只有和生,才能使各生命自我主体得以更好地生活下去。

[1]   [2]   [3]   [4]   [5]   [6]   [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