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
黄克剑:青年立志应当有历史感
心存“虚灵的真实”
记者:您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提到了“虚灵的真实”和“感性的真实”这一对概念,能阐释一下吗?
黄克剑:虚灵的真实是有别于“感性的真实”的另一种真实。这种真实,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作为有着人的真切生命依据的理想存在于人的祈愿中。这种真实,永远不可能出现在经验的现实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它是虚灵的;但虚灵并不虚假,这正像几何学上的圆一样。几何学上的圆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画出来,然而这个理想的圆又是衡量现实中一切圆形圆到什么程度的唯一标准。如果用圆周率表示这个圆,我们知道它的每一位数都不是编造出来的,都是确定而不可更改的,尽管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记者:对于当代青年而言,每个人心中都应存一份“虚灵的真实”,是吗?
黄克剑:对。每个人无论是品德修养,还是学业、事业的追求,这份“虚灵的真实”存于心中,会引导我们在既经选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有成效。在西方人的记忆中,自然神庙有这样一段神谕:“我,一切存在的,曾经存在的,将存在的总体,没一个有死的人曾揭开过我的面幕。”这是在说,自然之谜的谜底是人难以最后道破的。其实,任何一门学业,如果它称得上一门学业,都存在这个问题,你越往深处走,就越会有更深的道理,你永远不可能全然摸到它的底。
记者:这是不是说面对学业,我们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