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技能的误解与真相
女性长于软技能,男性善于硬技能。这是最大的误区,软技能与性别无关。
软技能不具通用性。我们将学习与发展相关的重要技能分为三种:工作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和通用技能。工作技能指硬技能。个人管理能力与个人相关。而通用性技能是指那些跨行业跨职位的技能。所以,认为软技能只能局限于某一个行业或者职位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软技能是各行各业都必需的一种能力,不论贩夫走卒还是位高权重者,清洁工还是CEO。
一线员工长于硬技能,后台支持部门侧重软技能。职业成功要求每一个人都具备两种能力。虽然一线工作者,如商学院的教授,在组织追求卓越与高效的过程中举足轻重,但支持部门的员工如人力资源、财务和图书馆管理员也不应被忽视,因为他们对组织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
一门成长中的学科
很遗憾,人们常常忽视软技能的重要性。事实上,随着软技能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它应该获得人们的不断重视。人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这些技能的重要性。
每有新兴学科诞生,人们往往不是排斥就是轻视,因尚未有强有力的科研成果支撑该学科的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接受并尊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在管理学兴起之初,人们不认为它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提出很多保留意见。今天,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推崇与尊重,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硬技能不同,软技能难以量化。但软技能涵盖一个人在企业环境中成长所必需的个人和人际交往能力。佩内洛普•托宾(Penelope Tobin)说过:“软技能是与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相关的特质与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
罗伯特•凯茨(Robert Katz)概括了在各个管理层面上所需的三种技能:专业技术、人际能力和思考能力。所谓人际能力的概念可以替换为软技能,这类能力在管理的每一个层面上都要用到,而其他两种技能则因管理的层面不同而有差异。对于所有的员工来说,随着管理级别的提高,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让位于对思考能力的重视。此外,拉姆•查兰指出,对于所有级别的管理者,技术专长和商业头脑都是必需的。
今天,在复杂而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亟需软技能的培养。在一个企业中,从上至下所有的员工都需要具备这种技能,从而确保个人职业道路的成功和整体生产绩效的提升。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