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杨玉良:大学的责任

大学做事,想清楚的时候就坚决干。如果还没想清楚,并且这件事情暂时还不着急,就不要急着干。如果事情还没有想清楚,但是又很着急,我们就小心翼翼地干,边干边看,摸着石头过河。教育是百年大计,有些事情没有想明白就做了,做了以后,要改回来,精力、金钱、资源都要花费好几倍才能改过来,甚至常常是改不回来的,这个损失就大了,一损失就是一代人,所以要非常谨慎。

为了推进改革,我们也在争取向教育部申请一些权力,例如自主招生、自主与海外合作办学、自主进行学位管理和专业审批等等。一切的改革都有其价值,但关键是怎么改、怎么改好。实际上,大学的自治权世界各国大学都在积极争取,他们只是比我们好一点。我去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听到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都在说要争取大学自治权,所以不要抱怨,我们都是在争取。我希望中国的大学能够自主和海外合作,自主招生,自主进行学位的管理和专业的审批等等。

问题是怎么改革,以及怎样一步步落实这些愿景。

追求决策不犯错

在2010年10月的C9会议上,我曾经讲过,依法治校和民主决策,是大学内部治理的两个基本原则。复旦大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的试点单位之一。大学内部治理,概括地说,其实涉及的就是一个在学校内部如何“分权”的问题,在分权的基础上形成共同治理的结构。

关于大学有一个定义,即大学是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最近我们正在制定复旦大学章程,但不要以为大学章程是为了限制谁,最主要的是限制大学校长的权力,我的权力不能是无边的,不要以校长为导向。

法治,即必须要有十分明确的制度和规定,划分和限定各种权力,包括校长的权力。所以,我们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清理校内各种规章制度,并且正在起草《复旦大学章程》。民主,则要求在大学内部,我们应该创造这样的机制和环境,让师生们充分发表意见,这其实是所有正确决策的基础。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