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十八大后中国税制改革前瞻

不宜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不等于财政支出政策不能有所作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仍可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如扩大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就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释放出更多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最为根本的支撑。

与此同时,减少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收入是积极财政政策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减收最终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减收不仅包括减税,还包括非税收入如收费和基金等的削减。减收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从而让企业轻松上阵,增强企业活力。

减收势必增加财政压力,但减税收益也显而易见。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最终会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

减税规模应有多大

关于减税规模,已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如高培勇(2012)认为至少有6000亿元的减税规模,再如谢国忠(2012)坚持至少有一万亿元的减税规模等等。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一年减税空间应在5000亿元以上。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税收收入维持较快增长速度并不鲜见。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为73202亿元,同比增长23%。2004~2011年,税收增幅分别超GDP10.6%、8.7%、7%、20.7%、9.2%、0.6 %、12.7%和13.4%,其中除了2009年因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税收收入增幅严重下滑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了较快增速,平均每年超幅达到10%。

可以看出,近些年税收收入预算数的增幅与GDP增速一致。只要税收收入完成预算,预算支出安排就没有任何问题。那么,税收超GDP增长部分就可大致视为减税空间。也就是说,如果经济保持正常增速,那么减税空间的高限大约为税收收入的10%,即税收增幅超过GDP增速的平均幅度。

2012年,预算安排的税收收入为98289亿元,同比增长9%;2012年GDP计划增长7.5%,税收增幅超GDP增长速度1.5%,按照10%的减税额度,减税空间的高限仍有8.5%。按此推算,2012年减税的高限大约为8300亿元。如果考虑到2012年以来税收收入增幅下降的事实,按保守估计,即按减税空间5%计算,2012年减税的低限仍可达5000亿元左右。

十八大后,结构性减税有必要转为全面减税。在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所有增税措施暂时都不宜出台,即使是以节能减排和收入分配名义出台的增税措施也不宜出台。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