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内外需失衡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想说第三点,现在劳动贵了,劳动贵了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日本当年是这样,韩国当年是这样,台湾当年是这样。你要想劳动力便宜,你就不要发展,只要你发展,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劳动力肯定昂贵。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技术便宜的时候就用技术生产,机器便宜的时候就用机器偏移。欧洲为什么有创新,因为劳动力昂贵,逼得他们不得不走一条技术创新,资本密集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力贵了,反倒是一个条件,是一个杠杆。劳动力贵了可以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可以加强管理。因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不仅有劳动力便宜因素,而且有技术因素,而且有管理的因素,而且一个企业一旦诞生,决定它的命运和前途的,这个管理非常重要。
我们是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教训,韩国台湾向我们转移的是什么企业?率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台湾过来的什么企业呢?是统一,是康师傅,是方便面,然后呢他来一个富士康,核心技术也不在我们这儿。经济危机期间,很多韩国的企业都跑了,为什么跑了呢?他本来冲着你这儿劳动力便宜,劳动力昂贵的时候就跑了,这么一种模式,我们的企业也完全可以走出去,走到劳动力比我们劳动力便宜的地方,走到中国的东部,走到中国的西部,走到中国的周边。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在产业结构里面,我觉得改造传统产业非常重要,传统产业永远不会过时,中小企业大量是传统产业,你比如意大利,一直就是生产服装的,一直是生产家具的,瑞士生产手表的,家具还是那个家具,服装还是那个服装,但是他里面用的现在的元素,有了新的知识经济的,新的科学经济发展的元素。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应当每时每刻都应当学出新的东西,用新的东西改造装备提升。比如说农业,农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在农业完全可以容纳大量的现代元素,美国农业资本家搞农业搞了两百年,搞出一个农业超级大国,中国搞农业五千年,搞不出一个产业。我们传统的小农经济压根儿很难支撑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这是未来的新兴的投资领域,什么东西能挣钱呢?什么东西是短边,什么东西短缺什么东西就能挣钱。随着发展的趋势,养老、健康是一个发展的趋势,是个发展的产业。在美国未来学家可以预测未来走势,可以预测未来人们发展方式,预测未来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也预见了很多未来的产业。所以应当改造未来的,改造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