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君子不争 静水深流

   他的办公桌上还堆满学生论文答辩材料、课题研究报告、学术会议资料,他的水杯中还有半杯没有喝完的水,杯盖倒放一旁。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似乎随时可能回来,一如既往以温和的笑容迎接陆续前来讨论课业的学生们。

  周二,原本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建明带领他的研究生开读书会的日子,但是这一次,无论寒冬酷暑从不爽约的他没有出现。6月5日,周建明在参加会议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他匆匆离去,留下尚且清晰的背影供人追忆描摹。

  “学生的事情是第一位的”

  对于每一位师从周建明的研究生,周建明都要约法三章:读书要勤奋、做人要正派、不要给他送礼。从入学开始,他就为学生们定下每周读一本书的硬指标,并在每周例行的读书会上检查功课,在他的督促下,读书会变成了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透过学业的交流,他关心着学生们的求学生活,给他们鼓励、慰藉和劝诫。即便在他援疆的几年里,这一传统也不曾间断。他的学生杨景百回忆道:“我读研的两年时间里,周老师在新疆、北京两地穿梭。只要回北京,就召集我们到办公室,与我们座谈。谈读书,谈学问,也谈新疆见闻,偶尔谈点人大掌故。”

  “‘研究生’就要‘真研究’”,周建明告诉学生,学术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为学生批改论文,也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从头至尾、逐字逐句批注。毕业季前夕到了学生们提交论文的时间,他总是第一时间批阅,有一次学生凌晨将论文发送到邮箱,当天下午就收到他多达77处的批改意见。

  周建明对学生们的关怀一视同仁,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志趣因材施教。学生牛天到台湾交换期间花了很多时间四处游玩,周建明得知后语气很重地批评了她,后来他对牛天说,“你心理素质太好,就得用敲的……”牛天的论文选题涉及公共卫生事件,周建明帮助她联系在这个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并带她和其他学生一起去新疆调研相关问题。“7月的新疆烈日炎炎,伫立五分钟,魂魄也蒸发,他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带着我们跑。他不爱吃凉的,一天跑下来,一口气吃了三个冰淇淋球。”

  “我最想收到的礼物是你们在岗位上的成绩”

  老布鞋、蓝灰色衬衫,在同事和学生们的回忆中,周建明总是这样朴素的装束,从不刻意修饰边幅。一辆老式二八自行车他骑了36年,一个多处磨损的印有人民大学英文缩写的黑色电脑包,他缝缝补补继续背着。但他惦记着学生们的生活,逢教师节、中秋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迎新生、送老生,总是自掏腰包请学生们吃饭。

  “在别的同学羡慕地说,你导师对你真好的时候,我说不是的,你们不了解我导师,我导师不能说是好——只能说完美。”学生刘宇琪说,“我的导师周建明教授,是一个从不失约,就算熬夜也秒回邮件,无论什么时候都接起电话,在天冷时关心学生穿得多不多,期末时担心学生有没有熬夜变瘦的老师。”

  在周建明和学生们建的微信群里,每有最新的学术信息,他都发到群里分享;每有学生发表新的作品,他都在群里公告。学生张程毕业后曾到新疆做农业记者,遇到和新疆、和农业有关的报道线索,他总第一时间发给张程。“再后来我回到北京,每每把所做报道发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里,他总会第一时间转发,然后写上一句‘这是张程的’。”

  对于每个学生的特点、专长、近况,周建明都如数家珍,和新生见面时,他会点开群成员名单,为他们一一介绍师兄师姐的情况。学生毕业时,周建明嘱咐:“好好干,我最想收到的礼物就是你们在自己岗位上的成绩。”

  “他是学术的导师,亦是我人生的导师。”学生刁莹说,“我和每个学生一样,都觉得自己得到最多偏爱,最后发现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如此。老师无私、直率、宽厚,行至水穷,坐看云起。”

  “对工作要执着,做事业要心怀理想”

  去世三天前,周建明还主持召开了以“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在总结陈词中,他表示,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回经典文献,不能以功利主义心态跟风随大流。同时,要防止把非马克思主义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倾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要落实到教学和科研中,要成为指导新闻教育、新闻实践的基本准则。

  治学四十年,周建明始终谨勤求实,他的语言不追求华丽,逻辑说理力求通透简洁。带领学生们读书讨论时,他的点拨总是深入浅出、句句中的。讨论罗杰斯的《传播学史》时,他说“没有平等的经济地位,就没有平等的新闻自由”,“以文明为前提,才会有民主出现”;讨论王韬的《弢园文新编》时,他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评论的鼎盛时期”,“要继承中国人的文人论政”,“要写‘有病呻吟’的评论,而不是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评论”;讨论《韬奋文集》时,他说“鲁迅站在旧阵营里用杀回马枪的方式批判旧传统,韬奋是在平民视野‘本刊于民众’。如今的大多数评论是俯视的,不是韬奋的民众视角”。

  周建明认为,“在高校工作,一定要把学术做细、做精,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虽然以新闻学为主要研究领域,他的书桌上却摆满了人口学、社会学、文学著作。“其实学术本来是相通的,只是为了便于研究才把学术划出了若干学科。在做学问时绝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还强调一定要学习历史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初识周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很有思想、做事考虑周全,总为别人着想。”人大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回忆,“与他一起参加博士生论文预答辩,我发现他对学术问题的判断很敏锐,有些提问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健。从与他的交流中可以感觉到,他注重观察和思考,学识功底深厚。”

  “在临近退休的年纪,周老师却在各个方面都更为积极任事。这是我心中不觉暗自惊叹的。”和他共同承担新闻评论课教学的人大新闻学院教师马少华老师说,周建明作为曾经的校级领导干部,并没有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们的课时不够时,他就把上课的机会让给我们;我们的课时太多时,他就会主动为我们分担。他就是像一个可以依据别人的需要把自己缩小和放大的人。近年来,评论课岗位上只有我们两个人,他又自觉把自己‘放到最大’,承担了比一名普通老师还要多的工作。”

  “新疆是新闻研究的富矿”

  在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师的口中,周建明是大家共同的“周导”。2002年,周建明参加中央国家机关第四批援疆工作后,到新疆财经学院(现更名为新疆财经大学)任职副院长。他主持了新疆财经学院新闻专业筹建工作,并创办了新疆第一个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更名为新闻与传媒学院)。

  “新闻与传媒学院是他的孩子,我们都是他的学生。学业、做人、做事,收益多多。”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第一任院长刘红说,“他是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开蒙导师。他说新疆是新闻研究的富矿,他是我们学院的奠基人、引路人,没有他就不会有我们新闻与传媒学院。”

  学院成立后,要在当年招生,师资是最大的问题。新闻专业在原基础部语文教研室基础上建立,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新闻是门外汉。周建明反复沟通对接,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人大新闻学院进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往交流指导,主动为全院教师系统讲授专业课程,为本科生作学习指导和学术讲座,还自筹资金为学院购置图书资料。

  利用业余时间,他为学院教师系统讲授了《新闻理论》,并指导大家学习《传播学教程》。他要求上新闻专业课的教师,授课前必须向全体教师试讲。每次试讲,他都按时参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他积极倡导新闻专业建设正规化,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并选聘录用了若干名硕士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

  针对学院科研水平零起点的情况,周建明带领大家在摸索中前进。他主持申报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大开发与新疆新闻发展战略”等多项课题,和学院教师到南北疆的多个地市州开展调研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学院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在中亚跨文化传播研究、新疆文化传播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那个学期,每周三下午周导都会给我们讲课,慢慢地,一群30多岁(还有更大年龄)学中文的人离文学的浪漫越来越远,离新闻的真实越来越近。再后来,他带着我们做课题,手把手地教,从申报、调研到写东西。”在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燕怜的记忆中,周建明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师长。当年参加学习的那批教师,在后来的几年中,都陆续申报成功了国家课题。

  通过牵线搭桥,周建明还推动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与人大、北大等高校新闻学院建立了长期交流机制。

  由于对新疆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周建明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单位援疆工作先进个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先进个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十周年突出贡献个人”、“第四批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这里是我一生难于忘怀的地方”

  援疆结束后,周建明几乎每年都要回到新疆,和教师们座谈,为学生们作讲座。每当新疆财经大学的教师到人民大学,他总会请客吃饭,谈工作、聊学问。十几年来,他始终关心关注着新疆财经大学的发展,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最大帮助。

  “学院有了成果总会第一时间跟他汇报,有了难处总想着跟他讨论解决方案。在学院全体教师的认知里,我们有个共识:学院是他种的树,他是我们的周导。”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焦若薇说,从新闻与传媒学院建院、学科研究方向确立、学术团队组建、教师队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未来发展方向确立,“周导总是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无私的支持,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只要我们说,他便总会伸出温暖的手,给我们最有力的扶持。”

  今年5月18日,周建明再次回到新疆,作为组长对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为了这次评估,5月17日参加学生的硕士论文答辩后,周建明冒雨乘坐当天下午的飞机赶到新疆。从17日晚上到20日早晨,他一直在新疆财经大学看材料、作评估、作讲座。他最惦记的还是学生,他对学院教师说,最想看看学生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保护好他们……

  三年援疆,在周建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牵挂。他来时,这里是一片尚待开发的热土,他走时,这里早已桃李遍植,枝上另有新芽吐出。

本文关键字: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周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