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牛顿大悲剧

来 源:未知发表日期:2017-12-01

  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当之无愧是人类第一。他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贡献,爱因斯坦亦相形见绌。但牛顿作为科学家之外的职业人生,又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充满悲剧的。因为,牛顿的所有贡献,几乎都是在30岁以前早早完成的。那牛顿30岁以后的大半生,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对这位大人物的后半生,大众所知甚少?

  绝顶的天才,与天才的绝顶浪费!

  牛顿生于1643,年,逝世于1727年,84岁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苦难悲惨的少年,流光溢彩的青年,追求功名利禄的后半生。

  苦难的少年。牛顿是遗腹子,又是早产儿。3岁时随母亲改嫁,6岁继父又死,早年温饱都是问题,学业在频繁辍学中进行。

  流光溢彩的青年。如果说牛顿之前,人类的发展道路还是在夜行,那么上帝派牛顿来就是要照亮世界的。牛顿18岁进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分别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领域都有卓越的基础性贡献,比如运动学领域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领域的三棱镜色散实验、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光微粒说等三大贡献,数学领域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等等。

  追求功名利禄的中老年。30岁后,牛顿名气越来越大。但他随后的人生,却一无所成。反而牛顿长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排斥同行,巩固自己的地位。直至去世的50余年间,牛顿流俗混世,贪图功名利禄。与后半生科研一无所成相对比的是,他先后爬到了英国造币厂厂长(相当于央行行长)、皇家学会会长(相当于中科院院长)、国会议员、爵士贵族称号等一系列高位,去世时还成为唯一一位享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安葬在西敏寺教堂(相当于八宝山公墓)。

  当然,从世俗角度来看,牛顿这一辈子混得太值了,在荣誉、权力、财富三座高山上,都攀登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单从财富的角度看,牛顿当时的月薪就奇高,遑论他还有更多发财之道。但站在社会角度和人类的角度来看,假如牛顿30岁以后仍潜心研究自然科学,而不是忙着当官挣钱,又该会对人类做出多大贡献?

  把幸福的人生撕破给人看,便是我们常说的悲剧。那么把绝顶的头脑浪费给人看,便是我们不常见的悲剧。更何况,这颗浪费的头脑还属于牛顿!路,都是自己走的,但牛顿却走出了这样一条伟大与流俗并存的人生之路。研究牛顿的职业人生之路,对当今的人们的职业人生的发展,仍大有裨益。因为,当今中国的社会状态,除了交通通讯手段差异外,其实就是300年前的英国、200年前的法国。而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又大多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牛顿的扭曲:从没书读到争名利

  牛顿生下来就是苦命的孩子,孩童时代几乎经受了所有的苦难:遗腹子,父爱天生缺失,贫穷,饥饿。3岁时母亲改嫁,又和继父生了三个孩子,6岁时继父又去世。估计再也改嫁不起了,母亲带着牛顿和三个弟弟妹妹被迫回到娘家,拼住在有外婆、舅舅的家里。寄人篱下的生活,只有“享受”过的人才知道是啥滋味。牛顿作为长子,到上学年龄时,妈妈不仅供不起他上学,更重要的是想让牛顿作为劳动力使用。但牛顿太爱学习了,所以让妈妈在痛苦纠结中,学业也断断续续。当然,如此环境下的牛顿,经常遭受同龄孩子欺凌,便再正常不过。

  这样苦难的幼年童年,使牛顿受伤了,也成长了。他做任何事,都比同龄人用心投入。于是,吃得苦中苦的牛顿,在青年时代才有了超乎寻常的爆发力。我们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牛顿之所以前半段生命光彩绽放,与幼童时代的苦难磨砺分不开。生命的宝石,若有苦难的磨砺,越磨越光彩,早磨早出彩,没磨不出彩。

  但成就一个人的因素,往往也就是毁掉这个人的因素。30岁后的牛顿,转而步入了世俗的跑道,追求起功名利禄。

  一是因为补偿心理。幼童时期的牛顿,尝尽了人间冷暖,而毫无安全感,这必然会投射到他的成年行为中。补偿心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心理活动。所以在牛顿后来条件许可时,便通过追求和巩固无限的荣誉、财富、权力等,来充分补偿幼童年的极度缺失和深度伤害。人生的账就这样填平了,但人生的路也就这样走偏了。

  二是转型期的大环境影响。牛顿之所以走出如此的职业生涯轨迹,还与时代大环境有关。当时英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中期,社会高速转型,处于财富饥渴阶段。而牛顿做了27年的穷酸教授,自然也渴望财富。另外,人们刚从封建帝王的家天下统治下挣脱出来,再有一些物质基础,便渴望权力自由。而政府管理社会时松时紧,权力的作用更像弹簧。所以,人们又都拼命追求权力、荣誉。牛顿身处其间,自然无法免俗。

  三是再无心境再无成果。牛顿在30岁后,也不是不想精心研究,再出成就。但牛顿把心思更多用在了追求荣誉、权力、财富上,并在这三座山上来回奔跑。因此在科学研究方面,心思再不能像过去青年时代那样专注痴迷。有了名气、荣誉,再后来又有了权力,心便静不下来了。试想一边当皇家学会会长琢磨怎么整人,一边当着皇家造币厂厂长琢磨怎么搞钱,忙得不可开交,怎么可能再出研究成果呢?

  牛顿的病态:从被打压到打压人

  牛顿一生的贵人有两个:一个是他的舅父。舅父发现牛顿是学习的料,就说服牛顿妈妈,让被迫辍学的牛顿回到教室学习。一个是他在剑桥大学的老师巴罗教授。巴罗教授不仅把自己的研究资料无偿地全部转授给牛顿,甚至为给牛顿升为数学教授让路,在38岁时就辞去了教授职务。巴罗为牛顿的科学生涯打通了道路,如果没有这两人的帮助,牛顿这匹千里马可能就都没机会驰骋在科学大道上。

  然而,也有从中作梗的。1672年,29岁的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第一次向皇家学会提交学术报告,就被皇家学会的实验主管胡克(胡克定律的发现者)来了个下马威,说内容正确的部分自己已提过了,创新的部分却不靠谱。时隔3年后的1675年,牛顿发表的另一篇光学论文又招来了胡克更猛烈的抨击。牛顿是晚辈,只好忍气吞声,并逐渐远离皇家学会,声称不再发表有关光学的内容。1703年11月,在胡克去世三个月后,牛顿当上了皇家学会会长。报复胡克的机会就来了。

  牛顿当上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后,胡克实验室和胡克图书馆就被解散,胡克的所有研究成果、研究资料和实验器材或被分散或被销毁。1710年,学会完成搬迁,在这一过程中,胡克的许多收藏和仪器都丢失了,同时丢失的还有胡克的画像。从此后人再也无法知道胡克究竟长什么样了。其实,胡克被誉为英国的达芬奇,有太多的发明和发现,而且还是建筑学家。但在胡克死后两百多年间,几乎被人遗忘。这主要是由于他惹恼了报复心极强的牛顿。

  牛顿不仅要复仇,更打压年轻学者。应该说,牛顿受到巴罗教授的无私提携,更应懂得提携年轻人的重要;受到了元老派胡克等人对自己的打压,更不应让这种不幸继续下去。但是他均反其道而行之,和胡克一样,打压排挤了一大批年轻学者。比如: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哈雷。哈雷曾长期花费大量时间帮助牛顿整理,且出资资助牛顿出版了其标志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在哈雷申请牛津大学本来实至名归的天文学教授时,牛顿却不予支持而使其落选,哈雷因此对牛顿极度失望。

  更具代表性的是牛顿对莱布尼茨的论战和封锁。莱布尼茨是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也是一位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且比牛顿创建的微积分更被广泛应用。在微积分学发现权的争夺上,牛顿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执拗。牛顿声称自己先于莱布尼茨得出了他的方法,但当时牛顿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内容。而莱布尼茨的符号“微分法”被欧洲大陆全面采用,因为牛顿的原因,英国在一百多年之后才接受了该方法。牛顿,阻碍了英国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人生无论如何,都要走出轮回。能走出轮回,自己受过的欺凌、不公,才有价值。很多人在社会底层时遭受了极大的不公,一旦上升为中高层,就欺压自己原来的同阶级,就像受气的媳妇熬成了婆婆,反而变本加厉;就像备受城管欺负的小贩孩子,立志长大做城管。一是为了报复,二是不受城管欺负,三是一旦权在手,可以像城管那样,去欺负别的小贩。这就是负面轮回。

  牛顿的畸形:从通天理到赚黑钱

  牛顿在其职业生涯中,有一件国人并不熟知的事,就是废旧币、铸新币。牛顿废除了银本位,彻底树立了金本位的货币体系。

  1699年,47岁的牛顿被任命为英国皇家造币厂厂长,这是很牛的行实权职务。我们看一下这一段的英国政治金融大事:1688-1689年,英国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玛丽二世执政,确定了权利法案;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看过这一段历史,就明白为什么会任命牛顿任造币厂厂长。因为,新的政治体系刚确立,新的金融体系刚刚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金融秩序还很脆弱,急需要超级牛人来解决。于是牛顿收旧币,铸新币,等于重新换发货币,有效解决了货币不足、通货膨胀的混乱局面,并破除了银本位,确立金本位,一下子解决了由于战争和混乱给政府造成的财政吃紧问题、通膨问题。

  牛顿这一系列金融货币体系的改革,为后来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霸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讲,牛顿所为却是彻底的财富掠夺。因为铸新币,定价权在政府,政府自然不能吃亏。这为后来的政府滥发钞票和通过换发新币来掠夺财富,开了个恶劣的先例。

  牛顿的浪费:从超高效到全无效

  牛顿的科学研究,几乎都是30岁以前完成的。30岁以后,他大部分时间基本是在整理自己的著作、倾轧同行、研究神学理论和炼金术中度过的,推动科学进步的贡献寥寥无几,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发展。值得关注的是,30岁以后牛顿几乎花费了自己的后半生研究起神学来,同时热衷实验炼丹术。然而,牛顿钻进神学里研究了40多年,却没有任何成就。

  牛顿研究神学,与他幼年的经历有关,也与当时社会大环境和本人心性有关。而牛顿偏执的个性,使他在神学领域奔腾了大半生。正是因为偏执,使他不相信任何人,坚持在神学领域空耗了40多年。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牛人,如何避免自己的职业走入歧途?有两点:都要研究自己的个性,研究个性与成功的关系,成功前靠这种个性,执着,偏执。但成功后,应该改善个性。成功靠个性,维持成功,或收获更大的成功,要修剪个性。我接触过的很多老板都是这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功靠胆大,成功后应该谨慎,守法经营,反而胆更大;成功靠关系,成功后不好好经营,反而更依赖关系;成功靠偏执疯狂,成功后应该广纳善言,反而更偏执疯狂;结果把企业带进了万劫不复的地步。再有,个人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但成功以后,应该适当超越环境,否定掉自我,实现个体对环境的超越。这样反而更有助于取得更大的成功,避免自己误入歧途。在这一点上,牛顿和常人一样,受个性的约束和时代环境的羁绊,使之陷入神学研究的歧途,最终耗费了大半万年不遇的生命之光。



重要提示

1、报名前,应认真阅读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指南,充分了解我校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并愿意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努力完成学业。
2、报名表一经确认,将随成绩等进入学生档案,你需要对本报名表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如同时报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须分别填写学历教育报名表和非学历教育报名表。

学历教育报名 非学历教育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