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作 者:李国辉 来 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发表日期:2018-08-22

   8月2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量、价和结构方面作了很多努力。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无风险利率明显下行,中高等级债券利率明显下降。”
一方面,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适当对冲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通过降准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净投放2.4万亿元,力度明显加大。增强信贷调控弹性,支持表外融资回表。扩大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将AA+和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等纳入担保品,支持小微企业、绿色经济和信用债市场。
另一方面,央行牵头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并动态调整宏观审慎评估(MPA)相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今年3次降准释放的资金中,有1万多亿元定向支持小微等普惠领域。6月23日,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文件,出台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等23条具体措施。
“总体看,相关政策措施有序落实,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朱鹤新表示,一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贷款保持较快增长。7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7%,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存款类机构间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中枢从去年年末的2.9%左右下降到8月中旬的2.6%左右。1至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48万亿元,同比多增1.69万亿元,已是去年全年同比多增量的近2倍;7月末,贷款余额增速为13.2%。
二是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扶贫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较强。截至今年6月末,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30%。7月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5.8%,比上年末高6个百分点。7月份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有了明显下降,平均水平为6.41%,比上年末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三是债市融资功能有所恢复,高等级债券利率显著下行。1至7月,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25万亿元,同比多1.35万亿元。7月末,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3.23%和3.48%,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62个和0.40个百分点;5年期AAA级和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分别为4.28%和5.26%,较上年末分别下行1.14个和0.61个百分点。
朱鹤新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既形成政策合力,又防止政策叠加;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度,保持战略定力。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平衡好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切实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得到一定缓解
“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投放力度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同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在不断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朱鹤新表示,央行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发挥好政策合力,要做好政策协调,发挥“几家抬”的作用,切实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
一是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运用宏观审慎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
二是深化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鼓励债券信用增进机构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
三是夯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落实好尽职免责,充分调动一线信贷人员积极性。
四是抓好督查考核评估,改进完善小微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等机制,加强宣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跨部门多层级失信联合惩戒。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
“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增多,央行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受到资金供求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朱鹤新表示,信用扩张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多重约束,有时存在金融体系“有钱”难以运用出去的情况。“大家可能感到,流动性非常充裕,应该流到中小微企业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资金需求端来看,我们需要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如果银行的资金投向产能过剩、环保不达标行业,投向一些受限的行业,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他说。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朱鹤新表示,小微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方说财务不规范、规模效应欠佳、抵押品不足等问题;从资金供给端看,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积极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6月23日五部委出台的办法,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政策合力“几家抬”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几家抬’是一个方面,同时也要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让金融机构在这个环节中发挥作用,让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流到中小微企业,让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上更有活力。”朱鹤新说。
朱鹤新强调,进一步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对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是货币政策要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之间的关系,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大方向不动摇。二是金融机构要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按照财务可持续原则,合理覆盖风险、优化考核激励,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三是与其他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发挥好“几家抬”的合力,坚持不懈抓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四是从长远看,通过改革的举措在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来疏通货币政策渠道,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支持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正向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信贷投放
近期市场反映,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面临资本金占用和MPA考核方面的掣肘。对此,朱鹤新表示,少数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可能在这方面感觉到有压力。但是,当前MPA对总体金融机构广义信贷的增长实际上是不构成约束的,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广义信贷增长空间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朱鹤新强调,必要的资本充足要求是防风险的底线。总体来看,目前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监管的要求,同时还在通过内源和外源多渠道补充资本,可以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
4月份定向降准以后,央行在MPA中新增临时性的专项指标来专门用于考察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情况,要求金融机构将降准释放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将节约的资金成本用于向小微企业让利。7月份定向降准后,央行根据相应情况更新了考核要求,在MPA结构性参数中将考察范围扩展到普惠金融领域,普惠金融领域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将获得更优惠的结构性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小微和“三农”等领域倾斜。
朱鹤新表示,MPA也适时作了一些调整,特别是从参数上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方向性的东西作一些推进,通过正向激励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在债市融资方面,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表示,今年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还是表现得很强的,很多大中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融资以后,也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多的信贷资源来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纪志宏表示,央行在努力推动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拓宽债券市场覆盖面和渗透水平,让债券市场不只服务大型企业,还能服务中小型企业。下一步,将在中小企业私募债、小微企业金融债、小微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拓宽资金来源,更多支持大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重要提示

1、报名前,应认真阅读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指南,充分了解我校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并愿意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努力完成学业。
2、报名表一经确认,将随成绩等进入学生档案,你需要对本报名表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如同时报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须分别填写学历教育报名表和非学历教育报名表。

学历教育报名 非学历教育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