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细化机构改革任务分工(2)
作 者:未知 来 源:经济参考报发表日期:2013-03-19
会议要求,《方案》确定的其他改革也要积极有序推进,成熟一个推出一个。会议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发展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的保障。要把职能转变作为新一届国务院工作开局的关键,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大幅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真正向市场放权,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从根本上遏制行政审批边减边增问题,严格事中事后监管,管住管好政府该管的事。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事项上来,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说,从1982年到2008年,共有六次国务院行政体制改革,在全国人大审议方案时,它的文件名都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即以机构改革来包含行政体制改革的所有内容。在这一惯性力量作用下,大多数人一提行政体制改革就是机构改革,一提机构改革就是行政体制改革。但唯有这次国务院行政体制改革,文件的全称是“国务院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方案”。这次改革是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涉及机构调整的是六个部门,但所有国务院机构都必须进行职能转变,这是这次改革跟过去六次的本质区别,可谓“表里如一,由表及里”,机构改革是表,职能转变是里。
北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站在新的十年的起点上,经济发展无疑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尤其关于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摆正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尤为各方所关心。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九项具体要求,并要求各部门按季度列出工作时间表,这本身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好例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表示,国务院机构整合的内涵比大部门制更深,本次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简政放权,释放活力。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向市场、社会放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做到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以此从根本上克服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薛澜说,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包括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等举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弥补政府职能缺位,加强政府对市场主体和市场活动的监督管理,把加强政府规制等事后监管手段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在社会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个如何简政放权和释放活力的问题。也需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基础上,这次改革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相信这些改革措施必将对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繁荣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创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