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三项目获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认定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化时代多学科交叉综合决策型社会治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龙永红),“‘大类培养’模式下新工科个性化人才第二课堂培养体系的深化与完善”(杜小勇),“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文继荣)等三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龙永红主持的《信息化时代多学科交叉综合决策型社会治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属新兴工科探索项目群。该项目探索信息化时代,多学科交叉综合决策型社会治理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力图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拟从跨学科组织机构设立与机制设计、跨学科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评价标准与考核办法、跨学科专业集群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杜小勇主持的《大类培养模式下新工科个性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机制的深化与完善》项目,属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群。该项目以“中国人民大学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模式下新工科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索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计划化,拓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覆盖面与参与度;建立有效的学生培养与管理体制,为新工科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文继荣教授主持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项目,属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项目群。该项目拟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经济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一套新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体系。项目拟在课程建设中全面更新教学内容,并在学校计算机专业新课程体系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向兄弟院校进行推广。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如何将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学科进行交叉、进一步融合,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对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和新工科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年来,高校逐步推进按学科“大类培养”、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也是高校进行内涵建设、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三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拟针对人民大学的实际情况,研究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又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及服务社会意识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工程人才,切实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工科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