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网民带来的思考

 2009年11月17日    四 维     中国经济导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宽带接入用户1644.9万户,用户总数达到9932.8万户。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宽带接入用户的增加,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网民总数已经达到3.6亿。

  “3.6亿网民”的背后,正在悄然发生着怎样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是怎样潜移默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

  首先,电子商务使商业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

  电子商务作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之一,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完美结合,网上交易,有助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有助于交易成本的下降。电子商务所代表的贸易方式发展方向、其应用和推广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争相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以期在电子商务引领的国际分工中占据制高点、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其次,互联网提供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大众学校。

  我国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在我国为什么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原因之一是,互联网方便了大众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需求。教育作为“不老的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教育借助互联网,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范围,互联网则通过网校等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繁荣了其生命力。网络提供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大众学校,仅就求知者所拥有的便利条件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时代可以与网络时代相媲美。

  第三,虚拟世界正在对网民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信息传播的途径和速度、变革着人类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到底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会因为互联网发生怎样的改变?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是,有一点或许不难达成共识,那就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正在打造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这种社会形态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挂一漏万,说了以上3点。接下来想说的是,互联网在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不会止于3.6亿,怎样科学研判和规范由此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影响?这一政策课题,非同小可。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