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征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009年02月17日    汪国新 孙绿怡 郑军     中国教育报

    加强城乡教育机构互助协作

   关注农民终身学习问题,是“以人为本”在农村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我认为,全面提升农民的终身学习能力,是促进农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

   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中的作用。构筑以县职业高中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以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培训机构平等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的新格局。

   整合农村和城市有益于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实施城乡信息一体化工程,加强城乡教育机构互助共同体建设。大力加强面向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服务,建设“城乡一体化综合保障服务信息系统”,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设立服务站,在乡村设立服务点,对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国家政策法规、卫生保健知识、文化体育以及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做好区域内城乡学校互助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另外,开展由技能培训和文化课学习两部分组成的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浙江省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 汪国新) 

    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保障

   我建议,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总体格局下,尽早建立保证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和法规。

   思想理念是先导。社会民众对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新闻宣传和媒体的配合,也需要发动社会广泛的舆论来共同努力。

   总体框架确定后,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和举措更重要。我建议从终身教育体系构成的几个要素来考虑:第一,国家层面的立法。尽早制定“国家终身学习法”,设置终身教育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第二,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教学网络。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天地网相结合,为各类成员提供学习服务的教育网络。第三,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资源,以丰富和满足目前学校教育和学校之外的各种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第四,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对正规学校教育和学习者学习的评价,都应有符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评价制度。对目前多种渠道成才的评价和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及实践中学习提高的认可,都应进行可操作的评价和认证工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孙绿怡)

    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督导评估

   我认为,在《规划纲要》中要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把构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体系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长效措施。

   第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在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科学规划,为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制定详细的分学段、分学科、分时段的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目标任务和内容。

   第三,资金到位,为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提供物质保障。为每位教师配置必备的学习资料和网络资源。

   第四,创新手段,为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提供有效载体。要在整合现有继续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中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等载体,多种手段结合,为教师继续教育构建一个愉悦轻松循序渐进的终身学习体系。

   第五,督导到位,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持续有效进行。要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督导评估办法。(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副局长 郑军)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