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远程教育为残疾人圆大学梦
2009年5月19日 深圳商报
深圳市残联与深圳电大联手开国内先河 远程教育为残疾人圆大学梦
苏利平现在是深圳残疾人网站的站长,她带领着网站十几名工作人员,把深圳残疾人网办得有声有色,点击率仅次于中国残联的官方网站。
苏利平原本是一个仅有高中学历的普通人,一次意外的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她以为自己一辈子再没有用了。她万万没有料到,40多岁她在深圳读完了大学,逐渐成长为深圳残疾人网站的负责人。
与她一起在网站工作的残疾人同事,个个都是大学生。在残疾人中拥有这么高大学文凭比例的,在全国非常罕见。
市残联理事长高建伟告诉记者,他们得益于深圳市残联与深圳电大联合举办的远程教育大专班,这种独特的方式,让深圳近200名残疾人在远离校园后,完成了人生的另一次充电,获得了大学文凭。
为了使更多深圳残疾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2001年,深圳市残联在国内首开先河,与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办残疾人远程教育大专班。残疾人通过业余的网上个别化学习为主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远程教育,严格按照中央电大教学计划,利用当代最新的网络远程教育模式进行学习,这是电大专门针对有特殊需要的残疾人开设的高等学历教育。
苏利平与深圳市第一批远程教育大专班22名残疾人,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获得由中央电大颁发的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远程教育大专班的罗老师回忆,参加2001年第一届远程教育的残疾人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2岁,平均文化程度只在初中。他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每周一次的集中辅导课,他们坐着轮椅,拄着拐杖,或由亲人搀扶着,风雨兼程,从不缺课。学员巫妙春因年龄比较大,记忆力不如年轻人,背英语单词成了拦路虎。她想尽一切办法,把难记的英语单词用绳子挂在住房里,随时随地背,记熟了就扯下来,换上新的单词。靠着非凡的毅力,无论是英语、高等数学,还是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她都一门一门攻克下来。手持大专毕业证书的学员,受到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远程教育圆了他们多年的大学梦,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愿望。
从2001年9月至今,先后开办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六个班级,共招收学员241人,其中残疾人193名、残疾人工作者48名;2004年依期毕业残疾人30名、残疾人工作者6名;2005年、2007年两届行政管理班依期毕业66人,其中残疾人39名、残疾人工作者27名;今年7月份2006级社会工作专业即将毕业共34人,其中残疾人27名、残疾人工作者7名。目前仍有2个社会工作专业班,共计76人,其中残疾人70名、残疾人工作者6名在读。
八年来,远程教育大专班的每一位学员、市电大的老师、网站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助学的义工以及学员的家长、家属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特别是那些重残的学员,付出了比正常人更为艰辛的努力。他们付出汗水,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八年来,远程教育大专班对残疾朋友敞开大学校门,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残疾人朋友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电脑知识,就可以在家中或社区学习中心接受各种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远程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受教育方式,为残疾人圆了一个大学梦。
大专班的张老师告诉记者,残疾人远程教育大专班能够成功举办,最关键的是离不开主办单位深圳市残联。市残联八年来不计成本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立了专门机构,抽调精干人员,聘请教育专家,参与全过程的教育教学管理。更新设备、开办社区教学点并配齐设备,为学员提供了自己最方便的地点和方式开展学习。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为使残疾人能顺利学习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各区残联也积极支持残疾人参加远程教育大专班学习,福田区、罗湖区及南山区为本区40多位残疾人学员免费赠送电脑,为残疾人在家上网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考虑到残疾人经济困难,市、区残联还为残疾人实行补助学费,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深圳的残疾人比其他城市的残疾人,获得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