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新市民学习平台 打造家庭藏书管理新模式
2009年04月01日 人民网
人民网讯 2009年3月27日,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的主持下,由东莞图书馆和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市民学习平台研发与项目实施”项目和“家庭藏书网络管理与信息共享”项目通过验收。
本次会议的验收委员会由来自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专家组成,由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专家组组长、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承鉴担任主任委员。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技处有关领导、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志伟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文科领导出席了项目验收会。
以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专家组组长、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承鉴为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听取了两个项目的研发报告、技术报告、用户报告和测试报告,并观看了系统演示。一致认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市民学习平台研发与项目实施”项目集成了现代网络技术,拓展了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创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公共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提供市民终身教育服务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贡献;“家庭藏书网络管理与信息共享”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家庭藏书的管理问题,为民间藏书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并认为这两个项目技术先进、实用可行,建议尽快推广使用。
“互联网环境下的市民学习平台研发与项目实施” 以“公益、均等、交互”为宗旨,构建了虚拟与现实结合、通用与专用结合的大众学习平台——东莞市民学习网(http://learning.dglib.cn)。项目推出的东莞市民学习网,是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以传统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服务手段和远程教育技术,向公众提供开放的、公益的学习平台和课程体系。该平台以成熟、主流的先进技术结合现代管理手段,满足了现阶段互联网环境下市民进行终身学习的需求。
截止至2008年底,东莞市民学习网课程数达1500多门,注册学员达11080名。此外,东莞图书馆的课件数量超过1500件,在实施运行中,已经吸引11180名注册学员,总学时超过12000小时,并开展了与网络课程相配套的实体公益培训班共280场次,受众12000人次,为东莞地区市民免费终身教育提供了初步成型的公益培训形式,为东莞创建学习型城市作出了贡献。市民只要通过东莞市民学习网(http://learning.dglib.cn)注册,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学习资源。
“家庭藏书网络管理与信息共享”项目推出的家庭藏书网(http://mylib.dglib.cn),采用“以技术作支撑,以服务为宗旨,以活动促成效”的建设思想,旨在向公众提供一个有效、易用的家庭藏书网络管理软件,使私人收藏的图书得以电脑化的管理,并以该软件为平台,将区域内藏书爱好者紧密团结起来,加强藏书信息交流、推动社会阅读,在促进家庭藏书的同时,走出图书重藏轻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