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如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2年01月05日  朱新均   中国教育报

本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探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于2007年12月开始,组织了由108位成人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参与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对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有了一个清晰认识。我们认为,学习型社会应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为基本特征,能保障和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放、创新、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课题组也据此提出未来10年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对策。
积极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之“基石”。未来10年,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乡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地域空间类型,是学习型社会的“缩影”。学习型城市建设要重视特色创新,注重整体推进,形成党政主导下的“多力合一”共建模式。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之基础,其建设途径包括培育社区精神、建设并指导社区各类学习型组织、广泛而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等。
学习型企业也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其建设途径包括改造不能适应学习型企业建设的企业制度,实现组织学习,创新运作机制,实行学习与创新、工作(生产)、教育培训相结合原则。
学习型机关是学习型社会之“龙头”,其建设途径包括确立学习型机关的共同愿景、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机关互动共享的组织学习系统、抓好机关各司局处室的团队学习、建立健全机关学习制度体系、机关领导集体带头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完善学习型机关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社会的“首脑”,其建设重点包括确立崇高的党组织建设目标、增强“四个尊重”的意识、领导集体带头示范学习、基层党组织学习化建设、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
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性的“架构”。未来10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点在于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以及解决与其他社会系统沟通协调等基本问题。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基础和突破口,可采取“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首先,把建立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作为建立学分银行的初步尝试;其次,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尝试建立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制度;再其次,建立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与成人高等学历课程之间学分互认制度,以及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之间学分互认制度;最后,社区成员的学习活动可以建立终身学习卡制度或个人学习帐户制度。发挥学分银行的存储功能,随着学分银行实践的完善,再进行终身教育体系内学分的认定和互换,乃至于兑换为学历。
建立和完善高中后学历教育沟通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高等学校进一步门户开放,实行考试和推荐、申请、甄试相结合;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提供兼时制、晚间制、周末制、集中制等多样化的学习研修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多样化的“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采取考试式、实习式、作业式、工作成就取代式等多种评价或综合评价方法等。企业实行“带薪教育假”制度,包括确定教育假时间、保证经济待遇、规定学习者的教育费用来源等。完善校企合作体制,包括合作办学、联合研发、人员合作与交流等。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结合,双方在教育理念上应进一步取得共识,发展规划应形成整体性体系,管理体制应进一步形成一体,教育资源应进一步共享,教学活动应共同策划安排,教育队伍应进一步共建,政策制度应共同制定。
大力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
科学构筑学习型社会之“架构”,不仅要有终身教育体系,还包括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此,应加强社会学习平台和社会学习资源的建设。前者,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公共学习平台即网上学习平台为主,还包括可供公共学习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后者,主要是指非正规学习的文字、图形、影像等形式的学习资源。
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需要加强规划,制定《社会学习平台和社会学习资源建设规划纲要》,建设系列化的社会学习平台,编制“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习资源体系框架”。同时还需建立以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改进和优化学习平台的硬件配套,建立“社会学习资源建设基金”。
社会学习资源建设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宜采取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社会学习资源建设共同体”,是建设社会学习资源的有效模式。
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还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一方面,政府需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对优秀社会学习资源的征集、评选、推展、出版、奖励等制度;另一方面,运用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学习资源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或建立以质论价,政府或使用单位(组织)购买社会学习资源产品制度。
高度重视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
终身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之“魂”。根据学习文化结构,建议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来营造终身学习文化。
营造物质文化可采取如下主要举措,其一,终身学习的实体、设施和资源建设;其二,各类学习文化的实体、载体等建设;其三,终身学习物质产品的设置和展示,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成果展等。
制度文化是终身学习文化的中间层面,是终身学习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涵。营造终身学习制度文化可采取如下举措,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活动制度、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保障条件制度、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检查评价和表彰奖励制度。
终身学习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终身学习文化。培育终身学习精神文化可采取如下的举措,其一,愿景建设;其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其三,无形资源挖掘,指对社区、单位组织经长期的积淀所形成的终身学习精神资源加以挖掘。
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国家设立“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委员会”,在教育部内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宏观管理的日常运作。同时,建立国家层面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中的智慧和作用。
2.法规制度保障。尽快制定《终身教育促进法》或《终身学习促进法》,明确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发展战略框架、社会各方的权责和义务、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途径和方式。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制度体系,既要巩固和完善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现有制度,又要建立社区教育等新的制度,更要考虑各种成人教育制度之间协调沟通。加强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教育服务指南国家标准,并逐步制定“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评价标准”、“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标准”等各专项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
3.财政保障。形成政府、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城镇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举办者多元投入机制。公益性的成人教育服务,如扫盲教育、社区公民素质教育、国家公务员(微博)培训,应由政府完全或主要承担。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成人学校及成人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筹措,各级政府可给予适当的扶持或奖励。农民教育中有关扫盲、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费用,由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中列支。
4.队伍保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包括社区教育工作者、企业教育培训师、干部教育培训师、社会教育培训师等。其建设对策包括,解决终身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如设置专业岗位、确定岗位编制、制定岗位专业职务系列等基本问题,这是终身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前提;设立和实施“终身教育工作者培训项目”,尽快制定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策法规;营造终身教育机构内部的终身学习文化;促进终身教育工作者专业化。
5.理论保障。加强对学习型社会的科学研究,研究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新问题,制定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科学规划,拓展成人教育研究领域,加强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建设。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 朱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