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转变为“导”师——现代远程教育尝试服务突破

2007年11月20日    王海晋 甄宇     北京青年报

  2007国际远程教育高端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如何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之一。专家指出,现代远程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从“教”转为“导”,从“管理”转为“服务”,具体体现为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内容的辅导、学习过程的督导、个体心理的疏导、网络学习的导航,高校远程教育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成为进一步提高网络大学教学质量的瓶颈。

    同学的帮助多过教师的帮助

  据一份调查显示,远程教育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特别要求教师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但在远程教育实际中,这种个别化指导和帮助的实现度并不高。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得到帮助的被调查者只占17%,比较多和不太多的分别占35%和35.7%,还有12.3%的被调查者没有得到过这种帮助。其平均值只有2.57,低于得到同学帮助的2.82的平均值。这表明在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实践中,学习者得到教师的个别化帮助要少于同学的帮助。这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时间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69%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不能得到教师帮助的原因是自己没有时间),另一方面,教师数量的缺乏与素质的不适应应该是主要问题。

    辅导员帮学习者完成网络学习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夏素华老师介绍,该校的网络学院自从开始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中招聘兼职辅导员以来,北京学习中心的辍学率明显降低。同时北京学习中心的各项考核指标,包括学生的选课率、实验、见习完成率、考试约考率及平时作业完成率等均超过了95%,也是历史最好阶段。

  远程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使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郝成义表示,由于远程教育中师生分离,远程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会遇到很多学习困难,产生学习孤独感,同时成人学习身兼家庭、工作重担,焦虑程度比较高。因此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更多侧重情感层面和管理层面。

  据了解,在有着丰富远程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的英国开放大学师生比为1:20,而我国网络大学的师生比远低于这一比例。如果以1:50的师生比计算,目前国内近400万网络大学生教学辅导员这一行业就需要近8万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严冰表示,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标准也是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是也有由于服务不到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校外学习支持服务成为影响远程教育质量和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大趋势将推动教育服务建设

  严冰表示,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兴的教育服务业中的一种全新模式逐渐得到认可,已在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提高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成为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大格局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责,是作为专门服务机构,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建立社会化的服务平台,帮助办学机构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各种支持服务,满足学习者完成学习过程的需要,同时可以帮助办学机构完成教学以外的各种常规性、事务性的教学管理服务,并为网络机构之间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提供了条件。

  严冰表示,当前,就推进我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言,应该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大趋势。一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国家要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主要面向在职成人开展继续教育的远程教育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国家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趋势。建设“数字化学习港”应该是国家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体系最重要的功能作用,是为众多社会成员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并且提供更加便捷、及时和有效的服务。三是国家推进教育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教育服务业涵盖面很广,首当其冲就是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将服务业的特性应用到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教育服务业,是非常现实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