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网络教育学院试点五年:注重发展质量内涵

 2007 年 04 月 30 日      记者 吕瑶      中国网络教育网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上海,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 100 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 ( 苏州 ) 、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院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 “ 勤奋求实 ” 的校训,不断改革与建设,在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中重视 “ 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 ” ,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理工农医法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2002 年 2 月,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 2002 年 3 月 15 日,学校正式成立网络教育学院 www.ecustmde.com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试点五年,学院坚持“规范、质量、规模”的办学宗旨,走质量内涵发展道路,在“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网络教育,不断加深对远程教育的理解,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借助内力依托专业学院办学

  华东理工大学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从一开始就定位在面向社会、面向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具体工作中对网络教育和校内本科教育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逐渐认识到网络教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人才。网络教育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教育的内涵,而校内本科教育是其基础。因此网络教育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及学校特色,开设了文科类、管理类、理科类及工科类共 30 个专业,其中为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先后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等专业。

  既然网络教育学院办学是以校内本科教育为基础,就要与校内专业学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于是, 2006 年 4 月 11 日,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与五个专业学院举行了校内合作签约仪式,合作的专业学院包括 :  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在签约仪式上,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涂善东教授指出 : “ 网络教育学院与各专业学院合作开展网络教育是一种新的尝试,对学院乃至学校的长期发展都是有利的,要求各学院抓住这次机遇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 根据协议,专业学院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校内的网络教育教学点,为网络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二是对开设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资源提供、毕业环节等进行把关。此举使华东理工大学的网络教育品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了可靠的保障。

访谈

  夏巍峰 :  首先祝贺华东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迎来了五周年。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初,华东理工网络教育已经经历了五年的发展历程,你们对发展网络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涂善东 :  网络教育对于促进高校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正在发挥并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校将网络教育列入了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并作为本科教育的延伸,正在进行全面的探索和试点。

  夏巍峰 :  操作性、实验性环节是工科专业开设的难题。我们看到,华东理工大学网院开设了诸如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一些工科类专业。你们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涂善东 :  主要是依靠学校专业学院开办工科专业的远程教育,对重点难点加强辅导,由专门教师指导实验实训,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向内发力促进信息化教学

  网络教育学院与五个专业学院合作的另一个好处是,把网络教育的手段和课件应用到本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促进本科教学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提升本科教学信息化做出贡献。目前,已有 10 门网络教育课件挂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网上,免费供在校本科生课余自学使用。未来学校还将通过网络教育学院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向全校学生开放,藉以丰富本科生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而教师也通过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了解和掌握了如何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传授知识的方法。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网络教育学院为此特别设立了“奖励基金”,奖励为教育技术现代化做出贡献的学校教职工。

访谈

  夏巍峰 :  华东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五年,作为主管的校长,您认为试点的经验对学校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涂善东 :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五年,为学校教学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了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校积累了教学资金。特别是激发了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视,现在中青年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已经非常娴熟。我觉得教师们通过给网络学生教学,一方面培养了人才,另一方面也比较好地掌握了现代化的一些教学技术和手段,对教师来讲也是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有些教师还设计了很多很好的课件,不但方便了自己,在给校内本科生上课的时候也能够更加深入浅出,把问题讲透,对校内本科教育很有帮助。

  借外力与校外教育中心双赢

  在申办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时,华东理工大学的申报特色是高职后教育,五年后他们不但把这个特色保持了下来,而且创出了一个新模式。在华东理工现代远程教育里,校外学习中心被称作校外教育中心,它的选择与建立需要满足多个条件。首先它要有比较好的办学理念、管理力量、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稳定的生源。签订合作协议之前,网院会和对方一起分析生源在哪里,招生层次是什么,开设专业的方向主要的侧重点有哪几个,适度发展的规模是多大?这些都要在协议里写清楚。

  其次,在建立校外教育中心时,还要求他们必须配备几种人员 :  教育中心主任(即总负责人),下设四个部门 —— 招生(生源组织)、教学教务、技术,以及学生工作部门,每个部门都必须配备专门的人员。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例,网院要求它做好几项工作 :  配合网院组织学生进行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将学生的反馈归纳总结分析,与网院本部进行很好的沟通;针对一些问题给予学生答复和指导;配备班主任,建立班主任职责,与学生进行非常紧密的交流,哪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没有来上课,都要知道原因;每年进行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的评比,把他们的事迹放到网上;对违纪现象进行通报;学生碰到特殊困难时,及时提出解决意见,并提交网院处理;组织优秀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总之,力图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感受到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氛围。

访谈

  夏巍峰 :  我们了解到,华东理工大学网院选择一些中专、高职学校进行合作,这么做是基于什么考虑?你们与中专、高职学校的合作模式是什么?与这些学校合作,是如何发挥这些中专、高职学校的作用和优势的?这样的合作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什么借鉴意义?

  涂善东 :  与我们合作的高职院校大都是行业内的重点高职,中专学校均为全国示范性中专,这些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好, “ 双师型 ” 教育队伍力量强,其中有些学校具有明显的工科特色,比如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上海市医药学校等,依托这些学校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人才。高职、中专毕业生就业以后,有一个继续学习、学历提升的需求,高职、中专学校本身也有一个教学层次提高的需求,我们与他们的合作完全是 “ 双赢 ” 的需要。

  夏巍峰 :  我们看到,华东理工大学网院给予合作机构的名称是 “ 教育中心 ” ,而不是常用的 “ 校外学习中心 ” 。你们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区别,还是蕴涵着你们对现代远程教育理解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涂善东 :  校外教育中心的名字是在教育部备案的,之所以叫校外教育中心,是考虑到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组织生源,为学生的支持服务方面,同时也承担着对学生的道德与文明教育,正所谓 “ 教书育人 ” 。

  以质量特色赢得市场

  试点五年,华东理工网院一直以平稳的速度发展壮大,现已设有校外教育中心 35 个,正式注册在读的学历教育学生 12000 余人,截止到 2006 年 9 月累计毕业 6000 余人。形成了 “ 网上自主学习、卫星直播授课、集中面授辅导、教师网络答疑 ” 相结合的混合型学习模式和地网( Internet )、天网(卫星直播)和人网(校外教育中心)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状况,通过网上考试预约方式,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网院拥有集网上报名、录取、学习、授课、作业、教学教务、考务管理及财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远程教育环境平台( DEE 平台),建成了学生学习平台、教师工作平台、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校本部和教育中心)、 EQS 作业系统、课件制作管理平台、 Interwise 视音频在线答疑系统和 PSC 学生个人学习平台。如今已建成课件资源 300 余门,另建有 “ 天地结合网络教学课堂 ” 系统,有 30 个校外教育中心可通过卫星实时接收校本部主播教室播出的辅导课程,并可异步接收卫星投包数据。目前已逐步推出形成性考核,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新的平台服务,建立新的学习考核标准。此外,短信平台、学习支持服务中心( CALL CENTER )也已建成推出。毕业论文管理也由手工逐步转向平台管理,据悉今年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已开始投入使用。并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队伍包括学院领导以及各个专业的系主任或教学副院长。  

访谈

  夏巍峰 :  华东理工大学网院非常注重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你们是如何构建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以充分保证教学质量的?

  涂善东 :  学院建立了 “ 网上自主学习、卫星直播授课、集中面授辅导、教师网络答疑 ” 的二十四字学习方针,并从四个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  第一,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件建设符合教学对象的需求;第二,网上加强形成性考核,包括记录学生的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与教师沟通的情况等;第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前预约考试;第四,加强实验实训,完成对毕业环节的指导。

  网络教育学生跟全日制本科学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目标很明确,为了提高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也有一些学生就是为了拿一张文凭。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教育学到东西,我们在整个课程设计、学习方式的设计、毕业环节的设计上,要做到几个方面 :  第一要让学生乐学,第二要能学,随时随地都能学。我们现在对课件的编制要求生动,对过去三分屏的课件都要进行改造,尽可能使表达方法多样化一些,多引进一些多媒体手段,增加一些趣味性。学习手段要灵活方便,除了可以下载课件,还及时做成了光盘,只要带着手提电脑,出差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学习。第三在教学上加强规范。不放松考试环节,即使校外教育中心只有几个学生需要考试,我们也要派巡考老师下去。为了保证质量,我们还收回了毕业环节指导老师的聘任权,由网院统一聘任毕业环节指导老师,以校内教师作为毕业环节指导老师的主力军。  

  夏巍峰 :  在上海被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共有八所,且招生主要都在上海、江浙地区,再加上其他地区的网院也在这里招生,竞争可谓十分激烈。面对这样一个同台竞争的局面,华东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你们是如何发展自己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的?

  涂善东 :  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优质服务理念;二是建立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观念 :  积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人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努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三是以 “ 质量 ” 与 “ 特色 ” 赢得市场。一般人都想办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专业,我觉得不能这样,品牌还是很重要的,尽管工科专业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我们通过投入把品牌推广出来,对社会是有好处的。

  夏巍峰 :  经过五年时间,网院已经进入了成熟稳步的发展时期,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探索,你们有哪些经验和认识可以与同行共享?

  涂善东 :  我校有一百年的办学历史,正式建校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对这个品牌我们十分珍惜。所以五年来,我们坚持 “ 规范、质量、规模 ” 的办学理念,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规范是试点工作成功的前提;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规模是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跟其他网院相比,我们的规模不大。但是规模不是我们追求的首要目标,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人才,把我们的品牌做好。  

  草根性和高素质人才不矛盾

  五年的发展历程,华东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在质量内涵的理论指导下走过了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下一个五年,华东理工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在哪里呢?

访谈

  夏巍峰 :  有专家说 “ 上海地区高校网院优势是办教育,而不是网络教育 ” 。您怎么看待他们对上海地区网院的总体评价?您认为上海地区网院应如何办出网络教育的优势?

  涂善东 :  上海的试点高校与全国一样,在网络教育方面有一个起步、发展、提升的过程,目前无论是教学手段、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本质均渐趋成熟。

  我认为,网络教育根本的目标还是教育,网络仅仅是一个手段,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在上海办网络教育的时候,网络技术有很好的平台是一个方面,有优秀的教育资源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上海的教育要向全国辐射,教育的理念要渗透到网络教育中去,这是最重要的。要真正培养一个人才,不单是让学生从网上获得知识,还要全方位地对他们教育。从办大教育的角度,我们同样希望网络教育学生多方位地全面发展,至于如何做到,是一个挑战。人力物力如何配置?如何保证网络学生也能够全面发展?将来会作为科研课题好好研究。

  网络教育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似乎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师的道德感召力,人格魅力,学生很难体会到。的确,言传身教是网络教育比较欠缺的东西,那么如何既能利用好网络,又能让学生亲睹老师的风采?因此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互动,在网上要多加强思想政治的一些宣传,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下到基层去,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草根性。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以为高等教育总是高高在上,但我觉得高等教育不能高高在上,高等教育要具有草根性,要跟民众很好地结合。

  夏巍峰 :  面对新的五年,华东理工网院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在哪里?是否有计划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全国拓展?

  涂善东 :  学校的目标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网络教育方面,今后五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规范、质量、规模,提升我们的品牌。我们会根据国家的需求,适度扩大规模,我认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学,要有怀抱社会的责任。我们不光要在沿海地区办学,也要在西部地区办学。把我们优秀的教学资源向西部地区辐射,这是我们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网络教育学院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从具体发展来讲,我们要逐步实现规模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一万两千名学生,我们想逐步提升到两万人左右的规模。从长远发展来讲我们还要进一步延伸,逐渐扩大对全国辐射的作用。这个目标在“十一五”期间能否达到,要看国家整体的情况。目前来看,形势会越来越好。

  另外,网络教育学院还要做学校改革的一个先锋和试点。我认为大学里的管理相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尽管大学会产出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应用到自身的却很少。网络教育学院是跟社会非常靠近的一个学院,我希望在网络教育的管理,在如何保证教育质量上,要向一些先进制造企业学习,要制订严格的质量标准,严密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