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院校转型及校企对接 做好转型最后一公里

2015年09月06日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在上海,曾经有一位长相漂亮的公交车售票员,因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公众好评。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校长知悉后,了解她的信息时才发现,她所说的上海交通大学实则是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在“2015中国企业学习与人才发展大会”继续教育院校转型及校企对接论坛上,虽然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福胜用很平淡的语气讲述了这个事例,但对继教人,尤其对继教院领导来说,这件事所体现的无奈、“晦涩”,尽在无言之中。
形势:转型风口继教院的“尴尬”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脱。现在,看似风平浪静的高校继续教育领域,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或许,以转型为契机,可以为继续教育“正身”。从2014年开始,探讨继续教育转型的声音此起彼伏。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咨询专家组组长严继昌是此次论坛的主持人,他提纲挈领地指出,继续教育院校的转型是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前者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三教融合(函授、夜大和网络教育的融合),后者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促进高校和企业的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海交大继教院的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已经下滑,特别是夜大,下滑得非常严重。网络学历教育在近两年也不似往年红火,出现下滑的趋势。随着学历继续教育的产值下降,非学历继续教育在2014年实现了突破,产值首次超过学历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更是完全“砍掉”了学历继续教育:2002年停办夜大,2005年完全停办学历继续教育,全面启动非学历继续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乃至到现在,它引领了我国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方向。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2006年开始举办非学历教育的高端培训以来,业绩逐年飙升:2006年的培训学费收入是500万元,到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2.7亿元,占全院总收入的65%。“高端培训的快速增长,使学院能够顺利实现办学结构的调整。”浙大继教院副院长郭长平说。
当然,也有不少学院在学历继续教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59年来,成人学历教育培养企业人数约占培养总数的80%。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点,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者的共同点是:以培训和学历证书结合的学历教育,满足企业实现员工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的需求。
继续教育领域产生的这些变化,一方面,引发了大众对学历继续教育或者说成人继续教育今后走向的深思;另一方面,非学历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空间令整个继续教育领域欣喜。
尤其是非学历继续教育,已经引发多数院校的高度关注。“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有那么多年的学历教育的办学经验,对于非学历教学的规律、这个市场到底怎么样,我们毫无所知。”王福胜有些焦虑地说,上海交大继教院正面临来自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压力,转型蓄势待发。
北邮网院跟行业的结合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天然的优势,“我们的大头还在学历教育,这是我们欠缺之处,也是今后要转型之处。”北邮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邓丽敏说。
就在不久前,浙大继教院提出了新的转型发展要求。形势正如王福胜所言,“转型永远在路上。”
驱动:紧跟热点从几位嘉宾发言中,记者发现,非学历教育成功转型有一个共同的契机:紧跟热点,即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清华继教院在2002年进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体制改革,这一时期正好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需求非常旺盛。在需求驱动下,学院进入了非学历培训的高速发展通道。
浙大继教院在2006年实施管办分开,并于次年抓住了国家大规模干部培训的机遇,从而闯出了一条非学历教育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国家开放大学培训学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启动了“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目标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助力职工成长发展。“我们是把大学搬到企业中间去,助推企业大学的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培训学院院长汪启富说,希望以此推动国家开放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
不难看出,清华及浙大继教院和国家开放大学培训学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捕捉热点时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行动力是很少见的,这是大多数高校所欠缺的。
“高校的远程培训也好,在线培训也好,一定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良好综合效益,也就是社会效益。”清华继教院金融中心主任李思源总结说。
郭长平把学院的成功转型归功于天时、地力、人和。其中,他对天时的解释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全球化的开放机遇和中国学习型社会的推进,推动了大规模干部培训的大量需求。”
趋势:校企对接
作为老继教人,严继昌在现场说的一句话值得人们深思,“高校也好,电大也好,脱离生产实际已经非常久了。”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企业大学的快速发展,以及职业教育集团的蓬勃兴起,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
对高校而言,非学历继续教育如能成功转型,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极大地提升社会效益:一方面,大学的社会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如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科学研究等;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对接,能增进大学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促进大学以及学院自身的改革、创新、建设和发展,最终推动、提升的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
“春江水暖鸭先知”,王福胜不无感慨地说,“企业对于整个市场经济运营情况比我们更加熟悉。”企业虽熟悉市场经济运营情况,却无法做深入探讨,这便是继续教育院校非学历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可见,对高校和企业而言,校企合作是一件共赢的事。
目前,已有不少继教院开展不同程度的培训与企业合作。论坛上,各继教院和网院的书记、院长、副院长和部门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他们在和企业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清华继教院的培训包括五大部分:政府培训、企业培训、行业培训、国际合作、远程教育,在2012年和教育部牵头成立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并建设行业人才标准及培养体系。通过联盟,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养与产业行业岗位对接。如今,教育联盟的常务理事会已有42家高校和49家企业。
国家开放大学培训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共同成立企业大学或行业学院,并以国家学分银行为依托,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搭建起了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沟通与衔接的桥梁。
浙大继教院面向政府、行业、企业开展高端培训,形成了时代浙商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金融投资与资本运作总裁高端班、经典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等品牌项目。
北邮网院充分发挥通信信息类专业的学科优势,面向行业,针对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合作模式。比如,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合作开展的“全国邮政职工大专化学历提升工程”、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一线重要岗位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工程”等。其特色在于,把培训项目和学历教育结合,形成学分互认通道,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搭建起通道和平台。
上海交大继教院在2010年正式发力培训,成立培训部,这是学院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变的一个开端。
这几大院校做非学历教育有几个共同点:走高端路线,做大项目。李思源认为,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导支持下,面向行业系统内部的有较大规模和需求的项目,面对的培训对象要量大面广,而这些都是企业大学或者是政府部门做培训时力所不及的。
我国继续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无论在课程、资源、技术,还是在经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积累,甚至有些理念和实践放在国际上也是超前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院校已处于转型的紧要关头。当前的市场环境、高校的先天优势、以及强有力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经帮助继续教育院校打通了转型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万事备足,未来近在咫尺,如何做好转型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在这股来势汹涌的互联网+的浪潮中,转被动为主动,做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有特色的继续教育,是对大多数院校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