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大学 探索开放的终身学习制度
2011年07月14日 中国教育报
伴随着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急剧变化,广大民众对学习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很多人不再把学习看作是生存工具,而是成为人们提升生活质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生活追求。人们不但开始要求学校教育的终身化,还要求更开放的学习机会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来统整和改造整个教育结构体系和学习制度,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
在终身学习观指导下的学习制度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认为应该是“开放”。一个开放的终身学习制度,要能彻底打破传统教育体系中非均衡化的、阶段性的、封闭的、僵化的状态,其内涵包括: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学习机会的开放;学习过程的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环境的开放。
如何扩大各个教育领域之间的开放度和融合度,实现学习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历史选择了开放大学。开放大学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探索终身学习制度的必然选择。
全国第一所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于2010年7月23日挂牌成立,它是一所以上海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为基础,整合业余大学、职工大学和社区教育系统,融合高等学校网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育资源,专事于市民终身教育,既能提供学历教育,又能提供职业培训,还能开展休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新型大学,它还是一个覆盖全市、面向市民的市—区县(行业)—街道乡镇三级架构的终身教育服务系统,同时还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广覆盖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简言之,上海开放大学通过“大学+系统+平台”的结构来实现“1+1+1>3”的功能,这样的开放大学是源于电大的,但一定会高于电大、大于电大、新于电大、强于电大,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美好理想。
基于对终身学习制度开放性的理解和构想,上海开放大学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高等教育办学实体,将重点探索健全“宽进严出”的开放学习制度,通过制定灵活的学习政策和多样的学习模式来保证开放大学的“宽进”学习制度,同时通过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来履行“严出”的教育责任。
学习政策的灵活化。首先是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都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其次是实行模块化选课制度,学校以课程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为学习者跨专业学习创造条件。
学习模式的多样化。建立基于技术的(网络)与人际的学习服务系统,确定学习者合理时间结构,让学习者对到校学习、远程学习、自主学习三种方式作自由选择和组合,形成“自主、灵活、有支持”的开放教育学习模式。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学分银行实现跨界学。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体制化、结构化、全程化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多元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并完善第三方对教学和管理的定期评估制度,形成终身学习的服务质量评测系统。
完善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加强由专业教师、志愿者、信息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建设,完善“呼叫中心”和覆盖全市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线上、线下的多样化学习支持,形成对学习者学习和成长的深度跟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