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始祖是位农业专家
成长:天生就是农业专家 被任命为农业官员
后稷这孩子发育得快,当别人还在匍匐爬行时,他已经能站立了,“克岐克嶷”,而且还会主动索食。不过,更神奇的事情在后面,他没有经过什么农业培训,居然天生会种植庄稼,而且单位产量高,农作物质量好。让他种大豆,大豆长得茂盛,绝对不会种出陶渊明所言的“草盛豆苗稀”;让他种稻子,稻子沉甸甸,一派丰收景象;让他种瓜果,瓜果累累,吃都吃不完。后稷完全是上古时期的农业奇才。至于有没有专业训练,只有《史记•周本纪》透露了一点信息,说后稷从小就喜好玩种植物的游戏,估计家里有个小小的农业实验室吧。当然,司马迁也没见过上古时期的农业活动,大概也是只能从当时的神话传说中汲取素材的。
后稷从事农业,当然是讲究技术手段的,“有相之道”。大家留心观察他的种植流程,是十分顺畅的,从拔出杂草到播种,到开始发芽、含苞开花、长出果实、穗子低垂,乃至到收割入库,都没有什么意外因素,没有什么阻碍,庄稼从播种到丰收,无虫无病无灾,看似平淡,实则神奇。五谷丰登的背后,是有强大的技术为支撑的,栽培、除虫、施肥、灌溉等一道道程序都要用心经营、科学经营,而4400多年前的后稷是怎么完成的?又是如何达到技术指标的?一切都是个谜。
后稷的农业专长被天下人承认,并受到了当时首领舜的接见。舜对他说:阿弃,如今老百姓都吃不饱,你就带领他们按时播种百谷吧。“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这就是把发展农业、解决百姓吃饭问题的重大责任交给后稷了。后稷,其实是他的号,和农业挂钩的一个号。
有没有后稷这个人?他不像古埃及的胡夫那样可以确定,因为人家有个大金字塔作为证明。但是,从农业的角度而言,肯定有后稷,他很可能是一群农业能手的代名字,或是上古一个农业研究团体的代称。
周是一个重农业的民族,他们在祖庙里高唱《生民》,缅怀祖先的功业、神化祖先的同时,也是对农业的一种表态;神化农业能手,实际上是对农业的一种尊崇,是对“民以食为天”这个信仰的尊崇。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刘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