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闲谈概率:上帝掷骰子吗?

要想弄清概率的本质,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所谓的“不确定性”。

一种观点认为,不确定性是内生于事件本身的。比如,重复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你会发现每次的结果并不确定,时而正面时而反面,试验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就不能理解,它像面积、体积一样也是可以“测量”的。测量的方式,就是重复试验。比如皮尔逊将硬币重复抛了24000次,得到正面朝上的次数为12012次,所占的比例为50.05%。

一般的,如果将某个试验做了很多次后,某事件发生的次数所占的比例我们称之为该事件的频率。如在NBA转播过程中播音员不时播报的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就是一种频率。由于在大量试验中,频率具有稳定性(如随着抛硬币的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比例将稳定于50%),因此,所谓对事件不确定性大小进行度量的概率就有了其客观的基础。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确定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人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等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很多年前人们普遍相信火星上有高等智慧的生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认知手段和能力的逐步提高,现在还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已经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

很显然,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火星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但是人们认为火星上有高等生命的可能性却在不断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显然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世界。

抛硬币这一类试验是可以重复进行的,但是像“如果三峡大坝被导弹击毁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现在火星上有没有生命”、“陨石撞击地球是不是恐龙毁灭的原因”之类的试验是不可重复,人们更多是通过主观的信念来把握。

这里还有一个哲学终极层次上的问题。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