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6年度科研工作会议

3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度科研工作会议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伊志宏出席会议,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负责人,相关部处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及重点研究机构科研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主持,科研处处长刘元春报告学科、基地评估和科研改革相关情况。

732027062939289324

86488285695159730

王利明常务副校长通报学校2015年科研情况与2016年工作思路。他指出,2015年是全面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开局之年,学校的科研事业,取得了若干新成绩和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各类项目立项数量不断增长,科研项目经费总额持续提升。2015年度全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087项,经费24345.01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自2011年起连续第5年突破1亿元,在总经费中的比重连续5年超过50%。第二,科研成果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不断提升。在论文发文数上,学校2014年在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源期刊上第一署名机构发文数达2298篇,同比增长2.8%,连续11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在SSCI、A&HCI收录论文184篇;在高水平论文发表上,学校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8篇,居高校榜首;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社会科学总论在2016年元月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第三,智库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进入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名单。重阳金融研究院已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第四,学术期刊质量继续提升。学校有8种期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计划,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组织的2015年度考核中,8种期刊均获得优良。第五,科研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取得部分阶段性成果。目前,学校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初具雏形,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措施见实效,同时,学校制定了提升科研国际化的方案,并深入学院进行科研政策宣讲。

583046101023254523

王利明常务副校长指出,2016年的科研工作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探索和构建全方位的科研激励机制,做好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与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智库建设工作,推动建立理工学科发展的协调与决策机制,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努力提高学校科学研究和教师的国际影响力。

科研处处长刘元春从学科评估的角度报告、分析了部分一级学科的科研历史和现状。他以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等9个学科为基础,分别从国内论文、国际发文、专著、获奖、科研项目经费、其他等6个方面进行分析,立足基础数据,分析优势和短板,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刘元春处长还通报了基地预评估的状况,学校为应对今年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先在校内组织了预评估。他表示,本次预评估整体情况较好,优秀基地优势延续,在科研成果质量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是预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科研国际化明显薄弱、基地的高端人才建设亟待加强等。此外,刘元春处长还通报了2015年院属研究机构评估情况和下一步的科研改革思路。

4002316805296866

刘伟校长充分肯定了2015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学校科研工作做出了相关指示。第一,深刻认识在创“双一流”背景下的科研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全国重点大学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都有较高的共识。人民大学的科研工作从某些指标数量领先朝着更强调质量的方向转变。但是,学校现在也面临的科研挑战经费问题、评价标准问题、学科竞争的白热化等问题。面对压力,学校要坚持创“双一流”工作。第二,学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战略。学校上下一定要坚定创“双一流”的信念,抓住国家支持下高校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机遇;在创建一流学科工作中,要坚持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立足于学校的实际,还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第三,高度重视2016年的学科评估、基地评估等工作。一方面,学科评比可以用来检讨梳理,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科评估中优势学科的评定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争取各方面的资源、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是学校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

394471205185164979

本文关键字:中国人民大学 2016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