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蒙
当我接到昆明教学站周兰老师的电子邮件时,离网大新闻社交稿的时间只有 6天了,我正在为第一次的采访选题而犯难。一则是因为要采访不同年龄层次的同学,还必须关系是“特殊”的。另一个原因是虽在昆明,可在对在读的同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正好,周老师送来的秘密情报很及时,我才正式开始了我的网大新闻社学生记者的生涯。
古人云,“十年寒窗,磨剑不止”,如果用这句话比喻网大同学的求学之路的话,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通过我同身边的网大学子的攀谈,回顾他们走过的路和正在走的网大之路,其间的辛苦,其间的收获,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磨剑”的过程中的苦涩和“剑成后”的喜悦。
我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一对“准夫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未婚夫,未婚妻。主人公叫江奇珉,郭红昌。为什么这样叫呢?这是因为他们两人相恋多年,刚刚在昆明买了房,将温暖的“小窝”安在了昆明的翠湖边。由于郭红昌正巧到四川出差,我就从江奇珉开始了采访。我问她:“几时结婚?网大毕业就结婚”,江奇珉在电话那头笑着说,这是江奇珉给我的第一印象。从声音中就可以想象得出,这必定是一个性格豪爽,健谈,乐观的一个女孩子,她很容易的把握住我要采访的内容。我很疑惑,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要参加网大的学习呢?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对江奇珉这样一个从云南临沧地区一个小山村来昆明发展的女孩子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江奇珉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地区一个小山村, 1999年6月毕业于昆明某师专中文系。根据政策,她被分配到了家乡的一所中学教书。在学校教书没有多久,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她辞职后只身来到昆明,应聘到云南省石林育才教育集团当教师。石林育才教育集团是云南省著名的民营企业,下属有十多所分校。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同在石林育才教育集团搞会计工作的郭红昌。两个年轻人在彼此的交往中,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走在了一起。这时,江奇珉遇到了人生中一个难得的机遇,云南省法院在社会中招收书记员的工作。她经过“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云南省法院民事庭的一名书记员。江奇珉说,我与郭红昌认识有两年了,两人年纪又不大。他是云南省财校毕业的,是中专学历,而我虽然是大专,但我现是在法院工作,却又不是法学专业,如不加强自身的素质,就适应不了自身的工作,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而他要考会计师又必须要大专学历。所以,这是生活在“逼迫”我们。为此,我们决定将婚期推迟到毕业以后。至于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这是我们两人长期调查,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北大和人大都是中国的著名学府,而我们却选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大学素以考场严肃,纪律严明,学风严谨著称。网大的专业实用,学习时间自由,我们就是想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做作业、提问、答疑、讨论、交流,这样说就为我们这些在职人员学习,提供了最好的一种学习形式。有人说,“网络大学宽进严出”,门槛不高,文凭也好拿,我却不尽然。其中的滋味只有我们这些网大生自己最清楚。体会很多,感触很深,那就我就在这里简单的谈谈我的学习生活吧!
网大的学习重在“自学”。自学之路是很难,需要网大生苦心的“经营”。想投机取巧的人,只能忘而却步,不敢问津。没有志向的人只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对于我来说,没有到知名的高校深造,是一种缺憾。网大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只有标准的大学。这所大学对人的心理、意志、精神要求很高,需要网大学子接受方方面面的挑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我和郭红昌,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又忙着为了两个人共同生活准备着一切。可谓是学习是太艰难了。但是,我们正是要把网大的学习,当作是磨砺自己品性,提升自己素质,提高人生品位的机会。我在云南省法院担任的是民事庭的书记员,工作真得是很繁重,经常都要开庭。每一场审判,我的精神都是高度集中,不敢松懈,至于案件的大会小会更是家常便饭。郭红昌主要负责石林育才教育集团云南昭通,四川宜宾、自贡、合川四个学校的财务工作,经常出差在外。尤其是每年开学和放假的时候,更是一两个月不着家。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网大,就意味着你要放弃许多,必须艰苦跋涉。话虽如此,但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难做到,确实需要很大的“定力”,排除外界的许多干扰和诱惑。我和郭红昌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炎炎夏日,面对着我们的学习教材,我们要汗流浃背地苦思沉吟;东方即明,别人还在梦境里飘浮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晨读;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伴我们遨游书海。学习本身就是苦乐相伴的,挑灯夜读,冥思苦想,腰酸背疼,没有电视,没有懒睡,确实是很苦的;但是能去探索,记载求知,去解决问题。每次考试的牵肠挂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紧张的不得了。但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取得了好的成绩。尤其是通过课程考试的那一刹那,那种感觉是很舒适,无以伦比的。目前我的法学(跨专业)已过了 7门,基本是每门考试都在80多分以上。郭红昌会计专业也过了6门。在苦与乐的交响中,我们感到网大已然成了我们的严师挚友,是我们成长的摇蓝和阶梯,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尽快毕业。
30分钟的电话采访确实是太短暂了,对于他们坚持学习,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很感动。在结束采访的时候,我向江奇珉提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今后的理想是什么?江奇珉沉吟了一会说,在网大读书,是我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在网大毕业后,我将参加司法考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读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我相信一定能实现我的人生又一个梦想。至于郭红昌,他曾经给我说过,大专毕业后,将会参加会计师的考试。听着江奇珉坚毅的话语,我感到了他们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虽然我们至今没有见过面,但我感受到了一种伟大的人格。我在心中默默地祝愿他们幸福,梦想成真!(全部文字经本文主人公审阅,同意撰写)
注:本文是学生新闻社记者张湘涛根据对江奇珉、郭红昌两位同学的采访整理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