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8——儿子上中学了

山东外贸服务中心 单玲玲老师

 

儿子今年要小升初了,为了这一年的到来,六年前我就在做准备了:我听说二级运动员升学可以加分,于是令儿子6岁开始学围棋,每周两次风雨无阻。为获取更高段位,连续三年他爸爸陪他到省城济南参加为期一周的省少儿围棋锦标赛。怎奈小儿下棋不甚刻苦,学棋六年后直到今年一月初中报名前夕才取得5段资格,终于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我知道很多人通过奥数竞赛进入了重点初中、高中甚至重点大学的校门,于是令儿子小学二年级开始学奥数。学习奥数的时间不多,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这次小儿没有令我失望,连续四年参加市级小学生奥数竞赛一直是一等奖获得者;我念及学校会全面考察学生发展,小儿语文也不能落后!于是令小儿参加了两年区教育局举办的xx智力大比拼竞赛,居然也获得了一等奖!我想反正给证书就行,含金量就暂不考虑了;我考虑到光学习好还不行,最重要的还得有三好学生证书,最好是市三好(这是后话)。小儿班主任评价:“平时不要求上进,对班级集体的事儿漠不关心。自习课上或站队做操的时候小动作特别多。”因此,只当选了两年区三好学生。小儿对自己非常自信,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自认为入选特长生前20个名额绰绰有余。忘了介绍了,小儿这次是以特长生资格报名初中,每班两人共10个班,20个人会被提前录取。由于所报学校今年只招收文艺、体育特长生,小儿文艺肯定不行的,吹拉弹唱样样不会,幸而因围棋而选择了体育特长。我已经提前查看过招生简章,该校录取的宗旨是:特长加优秀。小儿的自我感觉是:有特长而且足够优秀了。

5月16日,终于到了小升初报名面试的时间,早上我和小儿精心梳洗打扮一番,又和他一起复习了一些必要的礼貌用语和面试技巧,诸如要主动向报名老师问好,为什么要到这所学校学习等问题后,拿着他多年来获得的厚厚的一摞各种证书,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学。报名现场没有想象的紧张、热闹,毕竟只招收20人,孩子签到后统统上二楼直接提交材料去了,剩下的只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家长,有的述说着孩子学艺的艰辛,有的炫耀着体育比赛成绩的辉煌。大约1小时后小儿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上书该校认可的获得区级以上各种奖项名称,需要家长签字。孩子六年来的努力,竟然化作了短短的七八行字!签好字交给老师,被告知两星期后学校公示拟录取名单。

公示的日子到了。虽然200多人报名只有10%的录取率,我还是满怀希望而去,遗憾的是20个拟录取名单里没有小儿。我把20个孩子的公示情况逐一拍摄下来 ,回家和小儿一块儿研究。经过对比,确实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孩子, 但大部分孩子小儿自认为可有一比,对自己名落孙山心有不甘,我安慰他说:“你非常优秀,但那些孩子比你还优秀,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市三好学生,而你不是,好好努力争取吧。”几天后,好消息来了,小儿特招进了那所中学,可以说这是我在08年最大的喜事。

 

   我想说说:匿名发表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