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人大,我们共同成长
——我的“人大”学习历程
温州服务中心0703人力资源管理 周洁
2007年的3月,我报名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之所以会选择这所学校。一来是觉得自己虽然已经参加工作了,但随着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自己日后不被淘汰,有必要继续深造,拿个更高的学历文凭。二来也算是种缘分。那段日子,我正迷茫该如何采取实际行动继续学习时,正好有两位温大的在校生,来我公司宣传,说他们学校现正在招生,而且还有专门针对像我这种上班族的招生计划。我看了他们的宣传广告,有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各类在温招生的网络院校。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了继续学习的目标了。随后的几天,我经过深入咨询,仔细比较,最终选择了“网上人大”这所声誉相对较好的网络院校。
就这样,在阳光明媚的三月,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人大”在温州的教学服务中心——温师院,正式报名参加学习。
那一天,接待我的是一位温文而雅,年轻美貌的老师——姜老师,她详细认真的向我介绍了报名的条件,所需的各项费用等情况。在清楚了我满足各项报名条件,并可免入学考试后,我高兴地去财务室缴了第一期的学费和学杂费。在临走时还碰上了一位学姐来领“人大”毕业证书,我好奇的凑过去借来看了下。这是一本红色,有A4纸那么大的学历文凭。里面有着“人大网络教育学院”的印章,还有校长的签名。这学姐不仅拿到了毕业文凭,还同时获得了学士学位。看她的样子大约30岁左右,一副为人母的慈祥。心想,“学无止境”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我现在还年轻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脑袋,丰富自己的阅历。并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向她那样努力学习,希望拿到文凭的这一天早日到来。
七月,迎来了我在“人大”的第一次考试,这是个阳光晒得火辣辣的一天,我抱着自己的考试复习资料参加考试。为了这次考试,这3,4个月来,我可是在下班后隔三差五的抽空回家看书,到“人大”网站上课,很认真地做了笔记。考前认真的下载准备复习资料。我学的是人力资源专业,和现在的工作算是对口,那天的考试也比较轻松。但是觉得虽然是“人大”学生,考试时,不认识一个同学,未免有些孤单。
回来后,我忽然想起了入学那天姜老师给我的“人大”QQ群的号码,记得她还告诉我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线时时咨询,于是马上加入了。
一入群,按照群规,每个人都被要求把网名改成专业加真实姓名,为了不被踢,我也乖乖的改了。群里的同学各个都很热情,真诚的欢迎我的到来。使我找到了除了同事之外的又一个团体,并且我融入了这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学生团体。使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其实网络院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虚拟。同学们,师生之间甚至可以出来相聚,相识,相知。
在读“人大”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了促进同学们的感情,增加沟通学习,交流的机会,姜老师和几个学长积极组织了大大小小不下10次的聚会。现在一些活跃分子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人大聚会群。我们每次的大型聚会,都会用相机记录下那美好的一刻。而我在工作之余还担当起了把这些照片制成动画影集传到人大群空间的责任。供更多的新生,还未参加过活动的学生,以及参加过多次活动的老生们欣赏,回味。
其中,举办的最难忘,最成功的几次,分别是第一次,大家去泽雅漂流,回来后下午去K歌,晚上又是在日月美食聚餐。那一天是很多同学的第一次见面,虽然都互不相识,但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忙着自我介绍,相互敬酒。第二次是“人大”渔寥二日游。同学们有车的出车,有力气的负责去购买旅途的必需品。有的同学还带上了家人。大家纷纷在白忙中,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就是这难得的一聚。最后一次就是08年元旦的新年聚会,每一次的聚会,都能让我认识到新的面孔,来自一个个不同行业的学生。有公安的,有开公司当老板的,有银行从业的,还有培训师,从事自由职业的,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专生等。
和他们的接触,总能使我学到许多新鲜的事物,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从他们身上,我能找到许多值得我学习进步的地方,真是受益匪浅。
我的学习历程,还在继续,路虽漫长,但我并没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来到这个学校,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识了这么一位能和我们打成一片而又敬职敬责的好老师,还有这么多值得交往的好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