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的幸福与尴尬(2006年)
教研部 程凤
一名教师,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学生的成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勤思考和老师的教导来获得,并受益终身;而教师的成功,却要通过很多年的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一名成功的老师一定受到学生的拥戴,他的学生也一定桃李满天下。作为远程教育的辅导教师,在日常教学辅导过程中在体验幸福的同时也时时会面临尴尬。
幸福!
平时教学辅导受到学生的关注。远程教育的形式决定了辅导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没有讲台,没有眼神,有的只是机器和网络。于是,辅导教师倾注全部心血于平日的教学辅导,在课程BBS上下足功夫,做到内容扎实、重点突出,还要形式多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远程教育大多数课程还只是通过课程作业和考试来统计课程成绩,从而对平时的学习缺少了束缚,学生对平时教学辅导关注程度大打折扣。当自己的课程BBS受到多数学生关注的时候,作为辅导教师,幸福就写在脸上、“敲”在手下。
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虽然是远程教育,但考试却和普通高校的形式颇为相似。组卷、审卷、全国考试、阅卷。每个环节都很紧凑。每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是考前辅导的时间。辅导教师需要细心、耐心地给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辅导。作为成人学生,最惧怕的莫过于考试了,当成绩出来后,看到满意的成绩,激动地在BBS上留言,感谢老师,此时此刻,辅导教师的幸福已溢了出来,这种肯定是辅导教师工作最大的动力。
小学分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论文的优异以及相互协作学习的愉悦。小学分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其他网络课程差异比较明显,主要是通过学生写论文和协作学习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前者,需要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后者,需要锻炼写作水平的同时还需加强协作能力。当每名学生或者小组提交了一篇满意的报告,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小组在总结中提及协作愉悦,从中获益的时候,辅导教师才会倍感欣慰。
教师节的问候。金秋,是收获的季节。而每年的教师节也是教师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会收到学生的贺卡、鲜花以及语言的祝福。而这些,远程教师是没有的。但每当9月10号早晨,打开课程BBS或者课程邮箱时看到学生的留言祝福,甚至收到学生自制的电子贺卡时,那种幸福、喜悦、欣慰的感觉是一言难尽的。谁又能说远程教育辅导教师不幸福?
尴尬!
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一名教师,最自信的时候应该是在讲台上,而这一点,远程教育辅导教师偏偏“办不到”。没有了那种“心领神会”的交流,尴尬可想而知。辅导教师只能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办学形式来加强自身辅导的优势,化尴尬为动力,努力加强课程辅导,甚至将知识外延拓展的更宽一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课程本身的内容。同时,将辅导形式花样翻新,以“学习活动”、“小组协作”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偶尔面临学生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有的学生将课程辅导教师与任课教师常常混淆。面对这样的问题,辅导教师在巧妙回答这两种身份区别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辅导教师的重要性,以便日后学习交流。但此时此刻,辅导教师的心情多多少少受到了触动。学生不认识辅导老师本人,只有平日学习过程中的彼此交流,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尴尬是小,难过是真!
面临专业知识空白点的尴尬。远程教育的优势是学生随时学,向老师提问虽不能当面却有了“随心所欲”的宽限,于是, BBS 或者邮箱殊不知哪天会出现一个非常大、非常深、甚至钻牛角尖的问题,让人措手不及。面对这种尴尬,辅导教师除了调动自己脑内“库存”,还得抓紧时间“恶补”、查阅资料,在最短时间内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之后还有跟贴,这种尴尬就还会继续。但这种尴尬却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师生的感情,从而,尴尬转为幸福。
单一问题的简单重复。比如,面临考试了,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时候发布考前辅导?”作为辅导教师,很快给予回复。第二天甚或多天后,BBS上可能又再次出现雷同问题,辅导教师还需耐心地给予答复,也许,这个学生根本没看前面的帖子。我想,每名辅导教师都有克服这种尴尬的本领,那就是——耐心。
幸福和尴尬,本就是交错的两条线,有了尴尬,才让幸福体验的更加深刻,保存的更加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