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了汉语言文学组的发展与壮大

教研部 马志刚

2002年11月,经过了长达十几天的面试和笔试考核,人事部的白老师那甜美的声音通过手机传到我耳朵里,“是马老师吗,经过我们学院的认真考核,你已经通过了我们的面试,欢迎你来我们网上人大工作,请你明天带学历证明来学院签合同”。

11月7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期。我早早来到首都时代广场12层,签了合同,与同事见面,安排了工位,指定了试用期工作指导人,安装了工作邮箱,开始了我在网上人大的工作。我收到的第一封邮件一直保存在邮箱中,那是领导向所有同事介绍我的,领导说:我将编入英语组,并负责汉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辅导和课件编审工作。奇怪,我怎么跑到英语组里了?旁边的老师说,汉语言文学组还没有成立,所以暂时划归英语组,你是我们学院第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你今年的任务将会非常繁重,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

一、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学院的工作确实繁重,这是我加入网院后的最深的感觉,第一天我熟悉了一下工作环境,第二天我就开始了极为繁杂和折磨人神经的审核工作。因为学院要在零三年三月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招生,所以赶在三月之前要审核大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件,任务极其艰巨。

我来网院之前一直从事传统教育,也就是黑板粉笔一张嘴,上完自己的课就备课改作业,很少坐电脑前8小时之久,刚开始,我确实有些不太适应,闷热的办公环境、枯燥繁重的审核工作这都让我有些吃不消。干燥闷热的办公环境让我得了严重顽固的皮肤病,至今没有治愈,颇为遗憾。

抱怨归抱怨,工作一定要干得出色,我审核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我在审核课件时,先要把所有资料全部细心的过一遍,借阅和搜集所有与课件相关的资料。资料看过后放在手边,所有的古诗词都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所有古诗词都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为准,一边审核,一边思索,发现有问题就及时查找放在手边的资料,任何细微的错误都能被及时发现,难怪该课主讲教师人大中文系副教授冷成金老师对策划老师说:马老师太认真了,真是每字必抠。呵呵,得到别人表扬心里也是蛮高兴的,以后碰见了冷老师,他也很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大概我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我之后陆续审核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文学理论史》、《新闻与传媒概论》的光盘版、网络版以及二级栏目脚本等。可以说我承担了大部分汉语言专业课程的审核工作,为我们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那阶段感觉自己真是累惨了,每天挤公交在路上花两个小时,一到单位打开电脑就是审核课件,从早到晚、一刻不歇,忙得真是让人喘不过气来。我逐渐也适应了这种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 审核课件也磨练我了细致、认真的品质,其实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有时候工作也能够改变或强化性格中的某些成份,使人更加优秀、更加成熟。通过审核课件我逐渐熟悉了学院的工作环境,与所有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我在零三年三月就担任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三)》的课程辅导工作,后来又在四月初从同事手里接过《大学语文》的课程辅导工作。这些课程我一带就是五年多,感觉真是不容易呀。 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但仍然强调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由于时空分离,以及情感教育的缺失会给教学带来巨大麻烦,学生大都为在职学习,工学压力较大,所以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殊为重要。我不断向周围同事以及学科专家学习,逐渐掌握了网络教学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侧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比如我们在进行辅导时,总要安排每周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显著。其他常规辅导还包括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每章综合学习指导与练习;在复习阶段,编写考前复习资料,等等。这些常规的教学辅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网院四万多学生就是靠我们课程辅导教师的辛勤工作获得具体的课程辅导,学生不论在bbs或邮件中提出问题,老师会尽快给予回复,学生得到老师回复的同时也会得到老师的鼓舞,学生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他的身后有强大的学院 “五位一体”的教师团队以及“学科组”集体辅导的支持,(“五位一体”包括学科专家、主讲教师、课程辅导教师、教学服务中心辅导教师、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在内采用集体协作辅导策略)。因材施教、自主步调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等传统的一些教学原则在网络教学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我深爱着网络教学,觉得它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

历次课程考试的组卷与接卷、阅卷是我们辅导教师的重头戏,七、十月的考试组卷经常一起组,我每次要组十八套卷子之多,经常累的一回家就想睡觉。我本人来学院五年多时间,接卷阅卷已达二十次以上,每次接卷三天,阅卷五天,八天乘以一年的四次就是三十多天,加上巡考五天和摆卷子一天,一年也就是在忙四次考试了,呵呵!零五年之后,我又多次参加统考阅卷,每年两次,一次三天。我不是在这里列流水帐,阅卷对每个老师都是很辛苦的,是对体力与脑力的极大消耗。有位校长说他当老师最不想干的就是监考和阅卷, 每次上万份卷子要求几天批阅完毕,这个工作量异常巨大。 有次阅卷前几天的阅卷速度稍微慢了一些,新鲜劲一过,劲头就不如前几天。批阅到最后几天,人已经进入疲劳期,看见卷子就想吐,难怪呀,想想一个教师四、五天马不停蹄批阅试卷,就可以推测出这个工作有多么枯燥和单调了。这种异常繁忙的工作确实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我在零三年购买了一本博物馆通票,可遗憾的是到年末了我一家博物馆都没有去过,没有加班的周末都忙着洗洗涮涮和采购生活用品了,没有时间去游玩。

二、富有战斗了、团结友爱的汉语组

我在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我们汉语言文学组,工作后我逐渐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靠集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够干好工作,一个不善于团结和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是不会干好工作的。

零三年三月,汉语言文学组陆续招募了两位教师,包括组长吴老师和程老师,零四年又来了江老师,我们四人组成了极有战斗力的小组,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群策群力,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种任务。我很佩服我们的组长吴老师,吴老师善于团结组员,能够积极调动大家,和组长一起工作心情很是舒畅。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为了一个词的使用,一个标点符号的更换而讨论、商榷很长时间。一份试卷在确认印刷之前已经经过了至少三遍的审核以及校对了,每个标点符号都审核了数遍,其他文字内容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也许会奇怪有必要这么较真吗?确实需要,我们审核的每一门课件、每一份课程考试试卷都代表学院的形象,要求严谨准确。如果稍有疏忽,一点小小的文字错误就会给以后学院的工作抹黑并带来巨大的麻烦,我们汉语组近些年十多次考试零勘误,其中包含了我们付出的心血。

除了本组,其他组的辅导教师也非常优秀,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学习,我觉得从这些同事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它将有助于自己以后职业的发展。

三、创业艰难感慨多

由于汉语言组零三年刚刚成立,需要干的事情真是很多很多,我自己亲身经历了汉语言文学组的发展与不断壮大,容我将一些大事一一道来。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文学频道的建设,学院进一步完善学科资源建设,为同学们搭建更具特色的学科资源平台,零四年陆续推出了各个学科学习频道。我们汉语言文学学科频道建设困难非常大,时间紧,任务重,我负责搜集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共收集古代文学作家上百个,作品二百余部,收集过程中我仔细审核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天看得头昏眼花,全部搞定后感觉就像脱了一层皮。但很欣慰的是看到我们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美丽的汉语知识殿堂。学生在这里可以查阅古今中外的文学资料、了解最新文学动态和新书、分析文学名家、展开讨论。美丽的文学家园有我们汉语组全体同事的心血。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指导书的编写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整合与利用资源,我们汉语组全体教师在零五年编写了《文学概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指导书。它是我们从事网上教学辅导的教师在总结“网上人大”多年在线辅导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最新理论精心编写的,学习指导书根据学习内容,提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认知的过程。为了编写学习指导书,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为了一个教学小问题的设计争得面红耳赤,前后数易其稿。其中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我完成编写《文学概论》第五、第八章和第十章的任务,与同事的紧密合作也是指导书能够完成的重要因素。

其他琐碎的事情很多很多,如:文学论坛的精心维护;修改汉语言文学专业选课指南;课程考试值机答疑;毕业论文辅导检查工作;课程常见问题关键词的标注;设置课程试题属性;审核课程入库试题;审核精简入库试题及答案;修改大学语文的考试时间以及题型;修改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题型以及题库试题;挑选并推荐图书馆图书;等等。

汉语言文学组的工作在五年的发展中逐步走上正轨,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也是越来越繁重,总感觉在学院已经习惯了密集的工作安排。人要是闲下来反而觉得不舒服,我妈来北京后看了我的工作,然后长叹一声:“儿子呀,大都市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我们小地方,在小城市,好多人工作非常轻松,没有压力,不用挤公交,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我告诉妈妈我不眼热,我瞧不起那种浑浑噩噩的生活。我有梦想,我在全中国最好的网络教育学院见证了一个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我有成就感,我感到自豪,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绚丽的色彩,为学院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想说说:匿名发表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