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与网上人大
  

人大网院为我开启了魔法之门

 

钟新波

历史的时钟悄然指向了 2005 年 1 月,在网络上递交完本科毕业论文的二稿之后,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远山,一任思绪将我拉回从前。
2002 年 7 月,在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入学考试之后,我终于重又迈进了课堂--个全新而特殊的课堂。说起我重进课堂的这一段经历,真是一波三折,对人生的各种况味我才初有体会。
   书生意气的高中生活已经消逝得很远了,还记得当年与同学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或者当一名律师。阴差阳错,大学时我入了帐房先生的行当--选了会计专业。在燕赵故地度过了几个花开花落的季节之后,背起行囊,命运之舟将我带到了小桥流水、桃红柳绿、四季烟雨的江南。从此,命运的小船驶向了一个我无法预知的地方。
   在熟悉了江南的莺歌燕舞、吴侬软语之际,我那颗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消耗在山外青山楼外楼、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吴越?走在徐志摩、金庸曾经生活过的土壤上,让我神清气爽、跃跃欲试。年轻时代,我应该更有出息、更有作为!当年的少年意气重又在心头翻涌,我知道,我得找点事做了。
   所幸我在燕赵故地求学时得遇一名师指点,于写作一技有了长足进步。不知道是否真应了一句名言: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头脑。在 97 年秋季,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要求是新闻或是中文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能真是无知者无畏的缘故,我其时怀揣会计学的专科文凭,杀到了西湖歌舞未曾休的杭州。 200 余人的面试中,我过关斩将,杀到了笔试。在录取前八名的笔试中,最终位列第 11 名。就这样,我与记者生涯擦肩而过。
   然而我不甘心,在做了一番反省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在 98 年年初开始参加自学考试,报考了浙江大学的中文本科。
   不知道命运的旅途中,是否真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催促我奋进,使我无法停留。 98 年 7 月那个炎热的夏天,将所有家当打包--也只有几箱书连同一张折叠床而已,在几位铁哥们的帮助之下,我到了东海之滨的明珠城市--上海;当晚,在到上海的第一家公司的楼下和蚊兄蚊弟们斗争了一个晚上。我的一只脚终于伸进了这座让我魂牵梦绕的大都市,尽管我只不过是她 400 万外来人口中很微弱的一分子而已。
   我在这座大都会的第一步走得好艰难呵!当时收入微薄,除了付掉每个月的房租之外,刨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白天在各个高楼大厦之间当跑街先生,晚上坐在浦东易初莲花超市旁我那 10 平方米 的蜗居里挑灯夜读,不远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在昏黄的灯光之下,咀嚼唐诗宋词,同圣哲贤人对话。说句心里话,我当时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是一想起家里双亲期待的眼神,如果打道回府,无疑给家里雪山加霜;我马上掐灭了退缩的念头。
   有一件事迄今让我难以释怀;也正是这件事,让我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我刚到上海的几个月里,母亲胆结石要动手术,父亲来电话让我寄 1000 元用作母亲的住院费,而我当时存折上仅有三位数,并且这是我的全部家当,若寄回家,根本不够;若寄回家了,下个月我就只能睡大街了。母亲最后不得不动了手术,手术费却是父亲向他的一个朋友借的。当时我是多么难受啊,父母把我哺育成人,供我读书,然而在他们急需我支援的时候,而我却无能为力。每每一想起这件事,我的眼里就有泪花在打转。
   君子固穷,这在很久以前的年代是一种美德。我的温饱问题都有待解决,这样下去何日才是黎明?
   不知是哪位名人说过,逆境是成功者的试剑石。成功离我仿佛遥不可及,而困苦却频频光顾。在这样的情形下,是进还是退,确实让人头痛。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无绝人之路。那么我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哈姆 . 雷特的天问: " 是生存还是毁灭 " ,是对我那时情形的一个很好写照。在思想的极度混沌之际,有一本书和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仿佛两道闪电,照亮了我心灵的黑夜。
   其时,我从上海图书馆借了中国大陆一位研究潜能成功学的学者 ―― 徐成功的一本书:《卡耐基训练教程 ―― 成功素质激励训练》,书里面的一个观点让我振聋发聩,一下子豁然开朗。这个观点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个人人生目标的确定,往往根据当时当地的现实环境和自身的某些主观愿望综合而成。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自身人生阅历的变化,人生目标有所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一直拘泥原来的人生目标而不随环境的变化作调整,则很影响一个人走向成功卓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需要是改变物质贫穷。我开始审视自己当初的决定。
   我的老家有两个兄弟书法家:王遐举和王轶猛。兄弟俩分别专攻毛笔和硬笔书法。弟弟王轶猛的硬笔书法更是闻名海内外,我在读大学时曾经复印过对于他的成功之路的介绍。王轶猛走的是一条以商养书的路子,他在台湾有自己的文化出版公司,进行文化事业的经营,通过经商的利润来滋养他的书法事业。我的思想里慢慢点亮了一盏明灯:对呀,我为什么不能走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路呢?别人可以以商养书,我就不能以商养文吗?
   我不由得顿悟,我知道,自己找到了一条路。为了找这条路,我已经吃够了苦头。从那时起,我的每个日记本扉页上都写下了自己的人生大规划:两条腿走路 ―― 一边读书学习,一边积累经商的经验。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就进了现在的公司。而且运气不错,刚进公司没多久,就被派到深圳来负责华南市场的运作。我万分珍惜现在的这份工作,不仅仅在于这是我的一个全新的起点,更重要的是,我冥冥之中觉得,命运之神要开始对我垂青了。
   来深圳的第一年里,我全力以赴,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终于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付出必有回报,我也幸运地成为了公司为数不多的股东之一。很可惜,因为工作繁忙,同时也由于自学考试比较难考,我放弃了中文本科自考。
   由于我所处的是国内新兴的一个行业,客户对象为境内外金融投资机构。客户多为金融学或是计算机方面的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素质有些跟不上了,这给我日常的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我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和公司领导及时进行了沟通。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之下,我先开始补自己的计算机知识。一年下来,有了很大的进步。金融学方面的知识怎么办呢?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我开始考虑怎样提高这方面的素养。在和同事的一次闲聊当中,得知我们公司有人在上中国人民大学的网络学院。当时觉得很好奇,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新鲜事务,诞生没多久;在网络上如何进行学习呢,效果怎样?带着这些疑问,我特地到人大网院深圳服务站向负责招生的老师进行了一些咨询,最后根据自己工作的特殊性,综合权衡了一下,决定以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
   因为我目前从事的是销售工作,整天在外面跑,那种全脱产的学习方式肯定没办法接受。自考吧,没有老师进行辅导,比较难考过,网络教育有老师进行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没有老师指点的弊端。还有一点,互联网发展迅速,基于此,以人大作为纽带,可以结识很多网上网下的同学校友,这对我们每个人未来事业的发展不无裨益。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世纪,这个网络,我认为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互联网无处不在,将深刻的改变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比尔 . 盖茨讲过一句 ――Internet ,改变一切;第二层含义应该是人际资源网络无处不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院学习,我对于这种学习模式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这种基于现代科技的新生事物,通过 Internet 把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集合到一起(通过网院,师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很好解决了上班一族学习、工作时间上的矛盾,较其他学习方式(自考、函授)而言,既有老师的随时指点,更有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BBS )。因此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却以星火燎燃之势,吸引了很多的求学者,人大网院的 40000 学生即是很好的证明。
   经过为期两年多的历程,我不仅完成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平均分 76 分),而且顺利通过了学位英语考试,并正在着手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论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将取得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士学位。回首这两年多的学习,感到自己对于金融行业的理解和认识在逐步加深,尤其是当我将网院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业务中、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用于公司日常经营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因为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人大网院,为我开启了一道通向未来的魔法之门!
   毛主席讲过一句话: " 活到老学到老 " ,尽管人大网院的学习即将结束,但我想学习的脚步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年代,谁放弃了学习,谁将被时代抛弃。屈子说: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在这里,谨祝人大网院一路走好;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伴随人大网院一道成长!

   我想说说:匿名发表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
Copyright © 2001—2005 cmr.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