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单海根

单海根: 男, 1948 年出生,现年 57 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修满了专升本法学专业的学分,顺利毕业。

马上就要毕业了,对一个没有进过一天高等院校大门接受正规教育的我来说,是十分欣慰的,更是了却了我的一个夙愿:要成为一个大学生,而现在已经圆了我的梦。

回想起这段路程,那是一个漫长的、坎坷的、铺满荆棘的道路,而现在走完这段路却又感到十分的幸福和满足。

我是 68 届高中生, 70 年去农村务农, 85 年 11 月回上海,由于当时去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以成为泡影,唯有自考一条华山道,于是 12 月就参加自考辅导班,是年 4 月参加第一次考试,此年已经 38 岁,持之以恒拼搏 7 年有余,拿到了华政颁发的法学自考专科文凭,这时似乎感觉到人长高了一截,兴奋不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己感觉文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合适的学习方式。 2002 年年底,我了解到网上人大招生的信息,此时我已 54 岁了,行吗?心里在自问,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还是毅然决定报名参加人大网院的本科段学习,这期间相隔 8 年,现在通过 2 年余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前后用了 20 年的时间,这漫长吗?似乎又不漫长,这在苦涩中最后是甜的,尽管有很多坎坷,但都还是走过来了,这时候,我深深感到这布满荆棘的路是要有信心和决心才能走完的。

从我在履历表文化程度一栏填“ 68 届高中”这概念含混不清的词儿到能堂堂正正填上“大学本科”共花了 20 年的时间,我体会到要成功一件事是需要一种动力、一个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因此我下乡务农时除了生活用品带的最多的是书籍,在农村参加 73 、 74 年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虽成绩过关,然种种原因而落榜,而后还参加过山西的函授大学,也是颗粒无收,但以各种方式求学从来没有放弃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成人主要依靠自学来完成学业的,毅力是决定因素,在专科段学习,有三门课是经过 4 次考试才通过的,本科段也有一门课是第三次才通过的。如果没有毅力,只要有一丝动摇的念头则整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链条就会打断,就会前功皆弃。

如今我已是“奔六”的人了,但我总觉得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是什么?是锲而不舍。它是靠动力和毅力来支撑的。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生活才有韵味、才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