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网上人大校园文化部主编 | 二OO五年 | 第一期 | 总第四期 |
![]() |
![]() |
![]() ![]() |
![]() |
||
网络求知路上的引路人 E时代的来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络远程教育。对于我们年纪稍长却又充满求知欲的人来说,其灵活的学习方式、优秀的学习资源,无疑成为了个人学习求知的最好选择。于是,带着求知的欲望,怀着对未来的梦想,我在2003年7月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希望通过系统地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及文学创作的能力。 远程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有工作与家庭的成年人,求知目的很明确,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守在网络的一端为我解惑的网院课程老师们。人大网院的这些课程辅导老师们,成为了我学习必不可少的引路者。在这一年多的网络学习中,我感到给予我最大帮助的,就是我们那些可敬的课程辅导老师们。 一年来我学习每门课程都会有很多收获。但这些收获并不是来自于对文字教材及学习资料的死记硬背,而是在学习期间,经过课程老师不断的解惑,从而更深层的领悟知识的过程。几乎每门课程都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博学。比如《美学概论》的老师,有一次,我提出关于“美只是审美活动中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性体验”这一命题,我总是难以明白:为什么“美”不是人们相象力的结果呢?你看我们不是只要想象到梅兰竹菊这些意象就可以使人感受到美吗?老师的回答非常的明确,并且在说明论点的同时,还旁征博引了很多例子让我明白,让我感受到老师不单是理论知识丰富,而且研究得非常彻底,并能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以更浅白更通俗的方式讲解出来。 课程辅导老师们还很敬业。比如学习《应用写作》时,我将每一种应用文体都写了一篇应用文让老师修改。开始时我心里还忐忑不安,这样做老师会不会嫌太烦而拒绝我呢,毕竟不是一篇两篇啊。但出乎意料我得到了很好的指点,每一篇应用文大至语法错误,小至用词不当,都让老师纠正了过来,让我至今尤为感动。而讲授《红楼梦》的老师给我的印象也同样深刻。因为这门课的特殊性,我想报读的学生应该是最多的,而老师却不惜用最大的精力最专业的知识帮助我们学到最多。一想到老师一方面要在平时对我们进行知识的辅导,一方面还要在晚上守候在聊天室为我们解惑,心里的感动无法诉诸笔端! 人大网院课程老师的知识功底都很深,《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唐诗宋词》这些课程的辅导老师让我感受尤为深切。因为这是我个人的爱好所在,我非常用心地对个别喜欢的诗人词人作了总结,并把个人的读书心得与理解也写了进去。但是,我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对的,于是想到向课程老师求教。印象最深的是我写姜夔词的总结时,出了个很大的错误,老师在课程BBS上给我指出来之后,还不忘加上一句:“你可以再思考一下,给我答复。”正在我改了还不行、快失去信心的时候,老师还是耐心地说了一句:“你再好好想想,给我答复”。那时候心里的感动啊,真是不知如何说才好了。什么叫诲人不倦?什么叫名师易找,明师难求?人大网院的老师们以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一切。 我在人大网院的学习中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是这有限的篇幅难以一一尽述的。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也说明了人大网院的老师在对我们这些成年学生的帮助和教诲上所付出的心血。在网络学习的过程当中,他们犹如学海中的一盏盏指明灯,成为我们在网络求知路途中不可缺少的引路者。为此,我衷心地感谢和祝福我们的网院课程辅导老师——我心中的明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