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 母 南 游 记
北京教学服务中心 刘燕民
2009年母亲节前,我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偕同母亲去江南旅游。今年母亲已经85岁高龄,她跨世纪人生的前50年,大多是在战乱、贫穷、饥荒和社会动荡中度过。只是从改革开放30年来,才过上安定、温饱到小康的生活。今年又是建国60周年,记得母亲多次跟我说过,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那时虽然老百姓的生活真苦,但人们的心气却挺高。后来的日子好过了没几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一番瞎折腾,又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那时母亲为了让我们不挨饿,有时她就用汤水充饥。居住在北京昔日皇城里面的“白领”工薪家庭尚且如此,当时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达3000多万① ,这就是经济上的“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度过饥荒,刚吃几年饱饭,又搞“文革”开始折腾,而这十年浩劫政治上的极“左”酿成的恶果更是不堪回首,劫后余生,欣逢改革开放中兴盛世,政治平等、经济繁荣,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建国60年之际,我们的生活也是60年来最好的时候。为让母亲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尽可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这一次我要带她老人家坐飞机、过长江、去苏杭,品尝江南的美味佳肴,领略南国人间天堂的美景,尽子女的孝心。
此行我们一共四人,我们夫妻俩还有各自的母亲。我母亲已是耄耋老人,岳母也已年逾古稀。由于我母亲这几年患有腿疾,行动不便,出门离不开拐棍和轮椅。所以我和妻子分工,我重点照顾母亲,妻子负责照料我岳母。这次旅行计划去的地方是: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南京,这也是22年前我旅游的线路。
4月11日下午,我们来到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机场工作人员对坐轮椅出行的母亲所给予的关照令人感动。在经过安检乘直梯到登机口后,有专人陪同上摆渡车去机场停机坪。在停机坪开来了一辆升降车,当所有乘客从舷梯登机完毕,飞机的另一侧舱门打开,升降车把我和母亲送上飞机。
飞机上,我让母亲坐在紧靠舷窗的座位,好让平生第一次乘飞机的老人在万米高空欣赏窗外的景致。从北京至上海的航程大约1100公里,15时10分我们乘坐的空客330国航 CA177 航班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准时升空。这架飞往澳大利亚墨尔本途径上海的飞机上坐满了中外宾客,飞机飞行平稳,起降时母亲也没有不适的感觉。在万米高空飞机水平飞行途中,透过舷窗,阳光下茫茫云海非常壮观。当飞机穿过云层,降低高度飞临长江三角洲时,河湖港汊、阡陌纵横的农田、房屋、绿色的稻田中点缀着黄色成片的油菜花,如同巧夺天工的织锦扑入眼帘。17点20分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飞机停稳后,我们走上与机身舱门对接的候机楼廊桥,在候机楼的另一端,我们换乘了采用德国克虏伯和西门子先进技术的单轨磁悬浮列车。这趟前往市区世界上最快的列车,时速可达450公里/小时,从机场到市区终点龙阳路只需8分钟。我们之所以选择远离市区的浦东机场而不是虹桥机场落地,也是为了让两位老人体验乘坐单轨磁悬浮列车的愉悦。
在龙阳路我们换乘地铁二号线,在南京东路下车,步行300多米来到苏州河边的湖滨假日酒店。我们下榻在酒店的景观房,窗外不时有驳船在苏州河上驶过。夜幕降临,苏州河水的波光在落地窗白纱帘上闪动。因为感到轮椅出入酒店有些不便,所以安顿母亲在酒店休息后,我们又在南京路附近上海大都市酒店预订了房间。
4月12日,我们在湖滨假日酒店用完早餐,然后就搬到大都市酒店去住。从大都市酒店到南京路步行只需5分钟,我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在昔日上海滩十里洋场最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上,从西头走到与外滩交汇的东口。南京路上游人如织,造型独特的游览车不时往来穿梭。街两旁是历经百年的老字号商铺和中外名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在南京路与外滩的交叉路口,我们又乘出租车游览了外滩。然后驱车在浦西市区绕了一大圈,穿过黄浦江过江隧道来到浦东新区。出租车停在曾是中华第一高楼的金茂大厦旁边,金茂大厦88层、高420米,在这里举目四望,高楼林立,不远处是著名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与金茂大厦一路相隔的是刚落成不久的浦东新地标建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高492米,在浦东金融核心区的世纪大道和前往黄浦江轮渡码头的路上遇到的人并不多。
在码头附近,我们取景浦东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这两座摩天大楼照相效果极佳。乘轮渡过黄浦江大约20分钟左右,在船上江风徐徐,船随着江水的涌浪起伏前行,江面上往来着各种船只。对面外滩已逾百年的西洋建筑与身后浦东新区改革开放近20年来新建的高楼大厦形成强烈对比,它们分别是两个不同时代的象征。
浦西码头上岸后,经询问路人得知,这里离我们要去的老城隍庙和豫园商城不远,我便推着母亲走街串巷步行前往。路过上海里弄民居,两旁小楼窗户上伸出长长的杆子,挂着晾晒的衣物,这也是申城开埠以来保留下来的民俗景观。
老城隍庙的建筑风格表现出浓郁的江南特色,翘角飞檐,古色古香。城隍庙的小吃很有名气,这里的小吃品种很多,价钱也不便宜,但食客并不少。在小吃城吃饱喝足后,我推着母亲逛豫园商城内的九曲桥,江南名园豫园。豫园商城小商品市场里,南来北往的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小商品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置身这里仿佛有回到“文革”前北京东安市场的感觉。
入夜,正像上海天气预报的那样,一场春雨如期而至。清晨,虽然还是阴天,但是雨停了。早饭后,我与原冯玉祥西北军副帅张之江的外孙万乐刚取得联系,把在石家庄档案馆复印的张公墨宝和一些民国史料送给他。中午我们应邀到保罗酒家聚餐,上海大表哥、表姐陪同二表姑在座,午餐是丰盛可口的上海特色菜,大家相聚甚欢并合影留念。用餐后,我们辞别了二表姑一家,在上海南站乘上海至长沙的动车组去杭州。这趟车只在嘉兴停了两分钟就到了杭州,用时仅58分钟。
杭州东站下车后,天依然阴沉沉的,但雨已经住了,我们打车前往西湖边宝石山麓的忆湖山庄住宿。晚饭后,趁母亲在山庄休息的间隙,我们步行到西湖边,此时整个西湖已溶入夜色中,只是岸边的湖水闪着波光拍打着堤岸。我们从西湖北岸向东绕西湖而行,一边欣赏西湖的夜景,同时留意西湖边条件更好的宾馆。后来我们在西湖东岸的华侨饭店预定了房间,准备次日搬过来住。回到山庄,妻子和岳母用我们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通过QQ与家人通话,我安排好母亲就寝后,为了翌日到西湖楼外楼就餐,我又连夜前往熟悉路径。
第二天在山庄用过早餐,我推着母亲来到西湖边,西湖水面很大,湖水碧波荡漾,旖旎的风光,令人陶醉。西湖三面环山,环湖群山植被很好,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湖东北部面向城区,从湖边向城区望去,比以前增加了许多高楼。所幸西湖周边还基本保持原生状态,整个景观没有在前些年开发热中遭到大的破坏。环西湖边高大的梧桐树、修剪整齐长长的绿色隔离带、奇花异草、假山怪石、还有重要事件的纪念碑和名人雕像组成的环湖公园,像套在西湖边上的一个彩色大花环。
我推着母亲走上断桥,母亲知道断桥是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地方。断桥前的白堤把昔日的西湖分成西湖和北里湖,在白堤上,青青芳草,垂柳成行,桃花绽开,游人很多,让人仿佛有画中游的感觉。经过白堤上的锦带桥和平湖秋月,我们来到了孤山的楼外楼就餐。楼外楼是杭州最有名的菜馆,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等都光顾过这里,周恩来曾多次在这里宴请国外政要。来这里就餐的人很多,我们特意点了楼外楼有名的西湖醋鱼、龙井水晶虾仁、叫花鸡等几道菜。让两位母亲一饱口福,品尝人间天堂的美味佳肴。餐后结账时,我们从北京带来的杭州旅游消费券派上了用场。四个人600多元的餐费,消费券就抵用了150元。我注意到,杭州凡是能使用旅游消费券的服务业场所和旅游景点,都在营业场所明显处张贴统一印制的使用说明。从楼外楼出来,因为天气比较热,我们打车绕西湖的环湖路回华侨饭店,好让两位老人稍事休息。我们住在华侨饭店4层的观景房,窗外湖光山色,宝石流霞,美不胜收。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离开饭店沿着西湖东岸南行。阵阵微风从湖面吹来,湖水波浪起伏,天气凉爽,让人十分惬意。当走到柳浪闻莺附近时,夕阳下,环湖的黛色青山,暮霭中雷峰塔与保俶塔南北隔湖遥望,泛舟湖上的小船、湖边茶楼品茗或悠闲散步的游客、恰似一幅祥和的西湖画卷。
夜幕降临,沿湖的路灯像一条明亮的珍珠项链环绕着西湖。西湖南山上的城隍阁、夕照山上的雷峰塔被灯饰装扮的金碧辉煌,西湖北岸保俶塔在宝石山上安置的射灯光柱中隐约可见神秘的塔影。我推着坐着轮椅上的母亲看了一会西湖水面上表演的彩色音乐喷泉,天气渐凉,我和母亲就先回了住所。
4月15日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在华侨饭店对面的码头上了去三潭印月的游船,轮椅就放在船头。购船票时70岁以上的老人还享受一定的优惠,并且还可以使用旅游消费券。在杭州乘公交车和参观游览许多旅游景点,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就可免票,而且不歧视外地人,这一点值得北京学习。
今天湖面上阵风比较大,游船在西湖的涌浪中驶向西湖中最大的人工岛----三潭印月。船上热情的女导游向乘船的游客介绍游船经过和游客目光所及的一些著名景点,讲一些与之有关的逸闻趣事。在我们去的三潭印月附近还有两个人工小岛,一个是湖心亭、另一个是阮公墩。湖心亭由于西湖风景区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在修缮,三潭印月的部分地方也在施工。而阮公墩因为土质松软,地质条件差,已多年不向社会公众开放了。游船在三潭印月靠岸,岛上的游人很多,大多数游客是旅行社组团来的,象我们这样自由行的散客很少,在后来别的旅游景点大致也是如此。而象我这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耄耋老人,游走在各个著名景点之间,不是说绝无仅有,也是比较罕见的。在整个旅程中,我推着母亲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人们的礼遇,有些好心人还主动帮忙。见微知著,在今天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初见成效。我们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在游览完三潭印月,我们乘船去花港观鱼。从花港观鱼出来我们又到了夕照山的雷峰塔和南屏山的净慈寺。在南山路与苏堤的交汇处,我们坐环西湖的游览车去岳王庙。环保电动游览车从南山路至孤山,在苏堤上行驶大约20多分钟,苏堤东北面是西湖,西南面由南向北分别是南湖、西里湖、岳湖。苏堤上柳树成荫,桃花盛开,春天柳绿桃红的苏堤被康熙封为西湖十景的第一景,苏堤春晓真是名不虚传。游览车上的导游给我们介绍沿途风光和历史典故,讲苏堤上经过的六座桥名称的来历和喻意。在西里湖西岸与苏堤隔湖相望的刘庄国宾馆曾是中美联合公报草签的地方,也是毛泽东生前来杭州的住所。岳湖边曲院风荷也是康熙封的西湖一景,那里有康熙提字的御碑
在孤山风景区的入口处我们下了车,孤山古树参天,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掩映在浓荫花丛之中,巾帼英雄秋瑾墓和著名的西泠印社就在这里。从这里我们横穿环湖路向西不远就到了岳王庙。岳王庙气势宏伟,母亲喜欢看一些古迹,他对岳庙内的文物和文字说明,看得很仔细。我扶母亲走上岳庙的正殿,正殿内供奉着岳飞彩色塑身坐像,坐像上方的匾额书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字,据说是岳飞手书,殿内还有历代文人墨客书写颂扬岳飞的匾额、楹联。殿内墙壁上还有表现岳飞事迹的大幅壁画。岳庙很大,文物和碑刻也很多。
我和母亲来到岳墓,岳墓前两旁墓表上刻着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於今辨伪真。岳飞、岳云父子精忠报国,壮志未酬,含冤屈死的结局,让人痛惜。我推着母亲绕岳墓一周,纪念这位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墓园大门两侧刻着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后人把陷害岳飞的秦桧、秦桧的老婆王氏和助纣为虐的酷吏张俊、万俟禼,铸成跪在岳墓前的铁人放在两边。这四个千古罪人赤裸上身,缚住双臂,面向岳墓低头认罪,任前来凭吊岳飞的人们唾骂。从岳庙出来,我们在岳庙附近的码头上船,前往三潭印月再中转乘船回华侨饭店。
4月16日早餐后,我们打点好行李,准备当日离杭州去苏州。9点多我们乘出租车前往江南名刹灵隐寺,车子沿着环湖路过岳庙、曲院风荷、双峰插云等著名景点,进入前往云林禅寺的林荫大道。路两旁浓荫蔽日,空气清新湿润,气候凉爽宜人。来到飞来峰风景区,我们看到灵隐寺对面的山崖峭壁上,有许多历朝历代留下的佛龛、洞窟,里面雕刻的弥勒佛和其他西方神圣栩栩如生。在灵隐寺里,母亲让我请了三炷香。寺内大雄宝殿高大雄伟,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金身塑像,大殿前香烟缭绕,众多善男信女在此焚香,虔诚祷告。我也把点燃的三炷香投入香炉,礼佛毕,我推着母亲又去了寺内供奉天王、菩萨、弥勒佛的大殿。灵隐寺香火鼎盛时,有僧房一千多间,僧众三千多人。母亲说她小时候就看过《济公传》,知道济公就曾在这里出家修行,这里留下许多济公不守寺规、行为怪异的传说和故事。
在杭州汽车东站,我们乘豪华大巴去苏州。从杭州到苏州走杭嘉苏高速路,路经嘉兴、吴江等地,沿途是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车窗外杉树、竹林、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水网纵横,种植水稻和油菜花的田间,青瓦白墙的小楼非常醒目。路过的许多城镇,现代化的厂房,繁华的市容,尽显江浙的富庶。
当日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到了苏州汽车南站,然后打车去新天伦之乐大酒店住宿。酒店位于苏州老城中心地带,周边名胜古迹很多,如文庙、留园、清朝江苏巡抚衙门。晚上,我看附近的三元宾馆更方便母亲出入,便预定了房间,第二天就搬了过去。在三元宾馆住下后,当天上午我们就去了苏州盘门风景区,盘门是苏州的古城门,有古城楼、城墙、古桥。登上城楼,吴门古桥横跨古运河上。这里石砌的老城墙异常坚固,据说是春秋战国时在吴国的伍子胥主持下修建的。盘门瓮城旁边是纪念伍子胥的祠堂,我推着母亲在盘门瓮城和伍子胥祠堂游览。然后,我们又到了景区内的瑞光塔。
从盘门出来已近正午,我们打车去位于观前街太监弄的得月楼吃饭。得月楼在苏州很有名气,“文革”前后拍的电影《满意不满意》和《小小得月楼》反映的就是这里的事,借的也是这里的景,大部分镜头是在这里完成的。这里的苏州本帮菜做得很好,所以我们特意带两位老人慕名前来品尝。吃完饭,妻子陪岳母去狮子林和拙政园,我和母亲回宾馆休息。母亲年长岳母十四岁,身体状况无法和岳母相比,出来活动时间长了,就感觉累,就想回去休息。等下午母亲休息好了,我就又推着她逛苏州城。我们来到观前街后面道教玄妙观的三清大殿,路过苏州公园,到了狮子林和拙政园这两处苏州著名的园林,再去比邻拙政园的忠王府时,忠王府和与之相连的苏州博物馆已闭馆。在拙政园和忠王府前仍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回宾馆的路上我们还路过怡园。
4月18日上午,我们打车去了苏州阊门外的山塘街,山塘街是保留完整,具有姑苏城小桥流水人家特色的一条老街,据说沿着七里山塘街走到头就到了虎丘塔。在山塘街两旁的店铺有的正在卸门板开始做生意,古戏台上丝竹悠扬,演奏着江南小调。从山塘街旁走上古桥,不时有游船从桥下划过,临街的店铺、茶肆迎风飘动的幌子,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我们游览完山塘街,又打车去忠王府,忠王府已成苏州博物馆的一部分,参观是从博物馆进忠王府出。母亲喜欢看古迹,所以我们进去后就直奔后半部分的忠王府参观。当年李秀成修王府时曾将拙政园的一部分划进来,忠王府的建筑还比较完好,陈设的东西许多是复制品。忠王李秀成的愚忠和生活腐化决定了他可悲的命运。
从忠王府出来,我们回三元宾馆吃过午饭,稍事休息,我就包了一辆出租车走高速去无锡。苏州到无锡大约40公里,我们来到太湖边无锡著名风景区鼋头渚。我们在那里转了一会儿,在太湖边照了相。然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无锡火车站,在车站我买了上海至南京的动车组一等座的票,傍晚六点多钟,我们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南京站对坐轮椅的旅客服务很周到,在站前广场一位好心的交警帮我们就近打上了出租车。出租车载着我们穿过玄武湖、九华山等几条长长的隧道,在市区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我们准备投宿的秦淮人家宾馆。这家宾馆地处繁华热闹的秦淮河边夫子庙,我们来时宾馆已经客满,于是我们就去了邻近的白鹭宾馆。三星的白鹭宾馆住宿条件不错,曾接待过连战、宋楚瑜等台湾政要。我安排好母亲在宾馆休息,我和妻子就陪着岳母到街上吃饭。秦淮河边的夫子庙正办国际灯会,造型各异的彩灯争奇斗艳,把整个秦淮河两岸和夫子庙闹市区的夜景装扮的非常漂亮。街上的游人很多,沿街的店铺生意红火。我们在天园酒楼就餐,点了些老南京土菜。吃完饭,妻子陪岳母去逛灯会。我把母亲喜欢吃的菜带回宾馆,等母亲用完晚餐就寝后,我也到附近灯会转了一圈。
4月19日,天气阴沉。早晨我特意到附近奇芳阁清真菜馆,给母亲买来牛肉包子和牛奶。吃完早饭我推着母亲去逛秦淮河边的夫子庙和江南贡院,然后我们又去南京最大的清真古寺净觉寺,这里也是南京市伊协的所在地。在净觉寺我把封好的经礼给阿訇,请他在上殿时为我父母两家在南京的祖先诵经祷告。据家谱和地方志记载,沧州我父母刘氏和王氏两大家族是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旨分别从南京江宁府二龙岗和铁犁坝村迁徙到沧州的牛进庄和羊三木,这次到净觉寺来也有寻根祭祖之意。在净觉寺了解到在太平天国和抗战南京陷落时期,南京的回族人口锐减,当地许多回族不是被残杀就是被迫迁徙到西南或西北地区。
从净觉寺回到宾馆,窗外淅淅沥沥开始下雨。下午,妻子陪岳母去看望多年未见的我岳父老战友一家。傍晚雨暂时停了,我推母亲去逛灯会,然后到奇芳阁清真菜馆吃饭,饭后母亲在宾馆休息。我又去南京总统府对面的中央饭店预定了房间,以便去总统府参观时就近休息。中央饭店始建于1929年,她的历史中,曾接待过无数风云人物。
4月20日早晨,我和妻子、岳母三人去了一趟中华门。上午我们先去中央饭店办理了入住手续,中央饭店是一座四层的欧式建筑,民国年间,她是南京最高级的饭店。当年这里冠盖云集,是达官贵人交际和下榻的地方。特殊的历史渊源,饭店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不少海外宾客慕名而来。现在饭店一层是大堂和餐厅等服务设施,二、三层是住宿的地方,整个四层是用餐的包厢。我们住在饭店的三层,特意选择窗户正对总统府大门的房间住。在饭店放好行李后,我们就到一路相隔的总统府参观。20年前,我来过这个地方,那时这里还是中共江苏省委和省政府的所在地,游人是不允许靠近大门口警戒线的。而今这些机关已迁往它处,这里又恢复了历史原貌,来这里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可以免费参观。
南京总统府大门上方,总统府三个镏金大字非常醒目。这里早年曾是清朝两江总督署衙门,太平天国时又成为洪秀全的天王府,民国时期是国府办公的地方。在总统府内我们参观了蒋介石接待外宾和会客的地方,在子超楼参观了总统和副总统的办公室、会议室等重要场所。室内的陈设都是按当年原样布置的。我们又参观了东花园原太平天国天王府的一些遗址和展览,想当年天下未定,洪秀全就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皇宫,过着穷奢极欲的腐化生活。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天国内部诸王间仍然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再加上在治国和军事上的失误,尤其太平天国运动并不促进当时的社会文明进步,反而在某些方面造成社会文明倒退,闹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终于走上穷途末路。洪秀全50岁时就在四面楚歌声中病死于天王府,待曾国藩所率湘军破城之后,把埋在天王府的洪秀全挖出来,焚尸灭迹,当年天王府的主要建筑也付之一炬。
在总统府的西花园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办公和住的地方,在西花园一位老年游客看着我推着母亲走在花园小径上,对我说:“真是孝子啊”,我忙说:“这是应该的”。在总统府内妻子和岳母对东西花园的自然景观感兴趣,母亲则喜欢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看来这两位母亲在旅游中欣赏的对象是有差异的。从总统府出来,我推母亲回饭店,妻子陪岳母去逛超市买南京特产。
4月21日,在中央饭店用过丰盛的自助早餐,我们又打车经美龄宫沿着紫金山麓林荫大道去了中山陵。中午我们离开了饭店到南京火车站,乘上海至北京的D32次动车组返京。在车上,我让母亲坐在靠车窗的位置,好欣赏沿途的风光。列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全程只在安徽蚌埠、江苏徐州、山东兖州、泰安、天津西停车,每站只停一两分钟,晚8:32分正点抵达北京南站。
回家后,母亲按照这几年养成的天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把这次去南方旅游的大致经历,在自己的日记里作了补记,并认真誊写,可见这次远足在母亲心中的位置。对这次平安愉快的旅行我们大家都感到十分满意,而陪两位母亲南游,也可以视为在建国60周年的母亲节前送给她们最好的礼物吧!
① 转引自林蕴晖:《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炎黄春秋》2009年第5期,第32 – 38 页。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