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中秋节
陈小静
在我的家乡山东,每到中秋时节正是大人忙着收玉米的时候。在田间,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大人们白天忙着收了一天玉米,到了晚上还要紧忙把收回来的玉米皮拨掉。即使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不愿闲着,他们把拨掉的玉米皮归拢在一起,废弃的玉米皮经长满老茧的手一编织,便成了一个一个蒲团,坐在上面软和的很。人们把拨掉皮的玉米编成成长长的一辫,挂在院子的四周。每到此时,树槎上、墙头上、屋山上,处处都挂满了金黄的玉米穗。农家小院被丰收的果实装扮一新。
到中秋节这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常常放下手中的活计,聚集在一起吃月饼,称得上忙中偷闲。傍晚时分,月亮刚刚爬上来,奶奶会忙不迭地把院子里的石凳摆满梨、苹果、石榴、花生、月饼;小叔会把烤熟的黄澄澄的嫩玉米或苹果摆上来,我则焦急地等待团聚时刻的到来。等全家人聚齐后,奶奶吩咐全家人暂时不许吃石凳上摆的东西,也不许吱声。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这些东西要给 " 月姥姥 " 先吃,一说话会吓着她。于是,就坐在蒲团上等候 " 月姥姥 " 吃月饼。不一会儿,奶奶说可以吃了,我说不行, " 月姥姥 " 还没有吃呢,引来大人们的一阵笑声。奶奶说, " 月姥姥 " 疼你,没舍得吃。
月光如银,倾洒在农家小院里,全家人围坐在石凳旁,不时的传出爽朗的笑声。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大人们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团聚,分享劳动的喜悦。
日月轮回,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儿时的往事已经成为脑海中美好的回忆。现在,月饼是年年都有,可我总吃不出儿时那诱人的味道,是现在的月饼不如以前好吗?恐怕不是这样……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