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在二战中共有八十万女兵参战, 这也是人类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支女兵队伍,其中有四十万女兵死在了战场上或是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里。 这些年轻的女兵无论是牺牲者还是幸存者,无不经历了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战争的磨难和法西斯强加于她们的种种惨无人道的摧残和暴虐。著名小说《战争中没有女性》及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对二战苏联女兵的一个真实反映。这些女兵在战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这两部作品完全可以慰寄她们的在天之灵了。
此外,捷克著名作家伏契克撰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前苏联的二战著名小说,如《独臂长空》、《他们为祖国而战》等都真实的再现了那场残酷的战争中自己民族的表现。这些作品都强烈的表现了他们自己国家人民在这场残酷战争中的真实人性。
而反思我们中国呢,没有一部真正从客观、人性的角度真实反映抗战的文学作品。有的只是《小兵张嘎》、《地道战》等宣扬我们乐观的战斗精神的作品,而那时真实的人性不是很乐观啊,是人民在被迫自卫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战斗啊。所以我们从深度上并未挖掘出那时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而在文学已经不是再为政治服务的年代,我们的作家真的需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真实反映那场战争的伟大作品。
近20年来:我们拍摄的全景式、史诗式的抗战影片在哪里?荡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抗战小说诗歌在哪里?反映抗日人物和抗日故事,寓教于乐、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动画片又在哪里?我们用什么教育后代,让他们不忘那段惨痛的历史呢?在我们的周围,究竟有多少人能真切地了解60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与艰苦?对前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尊严和解放而宁死不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我们又知道多少?文艺工作者们、理论工作者们,究竟有多少人甘于寂寞、倾心于抗战历史问题的研究、抗战题材作品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