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库 >> 职业信息 >> 职业介绍 >> 财务类 >> 从业经历
一位化工专业学生的会计历程

我本来是学化工的,阴差阳错,让我半路出家做了会计,现在想来都后悔,如果我上大学是学会计的,并且能早知道 CPA 的话,可能我现在已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了。

我生于农村,大学专科毕业后分配至省城的一家专业对口的国营企业工作,没有远大志向的我一直在单位做化学分析,本想上个化工类的本科深造,却一直没找着合适的(当时的自考和成考专业与化工沾边的很少),庸庸碌碌中,便到了九七年,单位的效益下滑了,我也恰在那时生了孩子,我休的产假是无薪的,单位从那时一直没有起色,直到 2001 年宣布破产。

我是在九九年初经朋友介绍到一家私营化工企业做化学分析,当时我在准备我的职称英语的考试,也就在那时我听说了 CPA ,也是在那时让我产生了改变我的职业的想法。我这人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仔细,责任心强,喜欢数学,不讨厌与数字打交道,我具有一个会计应具备的素质,但我当时连基本的借贷,甚至连增值税是什么都不懂,我准备从基础开始,参加 2000 年的成人考,我选择了本地比较有名的山东大学专科起点本科函授班会计学专业,也许有好多的函授学生仅仅为混个文凭,但我是为了学点东西,所以每门科目都认认真真的完成,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取得了学士学位。同时,我在 2002 年参加 CPA 的考试,当时选择的科目是《会计》,《经济法》,我原打算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将 CPA 拿下,我与其他许多考生一样,低估了 CPA 的难度,我当年已经掌握的挺好了,但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对时间的分配不太合理,当年的会计没做完,只考了 51 分,只好下次重考了。我在 2003 年报了《会计》,《审计》和《税法》,因为《会计》有上年的基础,当年便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审计》和《税法》上,但是最令人后悔的是,那年的《会计》我没用新书,新增内容没复习,并且,众所周知,那年的《审计》开始变难了,我最后的结果,《审计》 41 分,《会计》 51 分,《税法》 62 分。

2004 年我知道了中华会计网校,使我又有了信心。因为以前参加考试,我全靠自学,有了网校老师的辅导,肯定会事半功倍。我在 2003 年会计本科毕业后拿到了会计证(没单独去考),报了 2004 年的中级职称考试,由于有 CPA 的底子,当年以《经济法》 80 分,《财务管理》 95 分,《实务一》 91 分,《实务二》 89 分的成绩一次通过,并满怀信心地去参加 CPA 剩余的三门,但是,作为一个妈妈级的考生,作为一个上班族,最后我还是放弃了《财务管理》,力保《会计》和《审计》,但最后的结果,《会计》以 72 分通过,《审计》还是徘徊在及格线以下。

唉!命运如此捉弄我,自问不是很笨,虽然年龄大了些,但也不至于考不过 CPA. 还好,每年还能保住一门,这样只好重整旗鼓,准备 2005 年一举拿下。考完的感觉,《财务管理》肯定过,《审计》不敢保证。最后的结果,《审计》过了,《财务管理》仅差一分,终又与 CPA 擦肩而过。不得不再奋斗一年,并且今年是最后一年,最后一门。我在伤心之余也有些许庆幸,剩下的是《财务管理》而不是《审计》,因为作为工科的学生,我更喜欢财管,并且我的 CPA 的考试中,《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都是考了三年,可以说对课本知识已经非常熟悉,这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这几年考试的历程。顺便介绍我的工作,我在 2000 年刚学会计时转到朋友的一家公司做化学分析(本职)兼出纳(朋友的信任), 2003 年正式做会计, 2005 年拿到中级职称证书后升为主管。目前我还兼着两家小企业的会计来积累自己的实务经验。

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踏踏实实走下去,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