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赛事点评
2012年第八届网络辩论赛初赛第3场(杭州队VS山外队)点评

本场比赛的辩题是“法治能消除腐败”还是“法治不能消除腐败”。反腐倡廉是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提到反腐的手段,人们就会想到法治,那么,法治能否消除腐败?这一辩题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讨论此问题更具重要意义。

在陈述阶段,正方一辩首先对“法治”、“消除”、“能”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强调双方讨论的是“法治能不能消除腐败的问题,而不是法治有没有消除腐败的问题”。并以党的路线说明“消除腐败还得靠法治”。论证思路比较清楚明了,层次感较强,能够抓住辩题的核心问题所在,给反方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反方一辩则强调“消除”即“根除”,并从腐败的根源和法治特点的角度论证法治只能减少腐败,但不能根除腐败。

在提问阶段,反方紧紧抓住腐败产生的根源和法治只能在腐败行为发生后,对其进行制裁,无法消除腐败的观点,以咄咄逼人之势发起进攻,在这一阶段,杭州四辩和山外四辩表现得较为机智,发言较为精彩。

在自由辩论阶段,正方紧紧抓住反方“腐败也表现为思想”这一漏洞,发起进攻,而反方则澄清“思想中的贪念是导致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而不是说贪念等同于腐败” ,法治无法消除人性之中的贪欲,只能减少和抑制腐败的产生。在这一阶段,山外一辩、山外四辩、杭州四辩表现优秀,尤其是山外一辩表现机智,应对巧妙。

在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四辩指出对方混淆概念,以个例代替现象,提出法治可以惩处腐败个例,但不可能消除腐败现象。法治的威慑作用只能减少腐败的产生,不能消除腐败这一现象。正方四辩则以扁鹊兄弟三人的故事说明法治有能力消除腐败。

纵观整场比赛,双方抓住了“能”、“消除”、“腐败”这样的关键词展开辩论,能较好地把握己方的立场和辩论策略,辩论很精彩,双方唇枪舌剑,不时闪现亮点。不足之处在于正方在界定“消除”时,没有做出有利于己方的界定,论据和论证过程较为薄弱。双方都没有在立论阶段对什么是“腐败”进行界定,使之成为自由辩论阶段争议的焦点之一。相比较而言,反方四位辩手配合更默契,在整场比赛中掌握了主动权。

经评委会评议,认为反方山外队在辩论过程中较有气势,发挥出色,因此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

本场最佳辩手:山外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