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比赛的辩题是“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贡献更大”还是“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贡献更大”。
首先要明确定义,劳心者是相对于劳力者的。劳心者,泛指脑力劳动者,劳力者泛指体力劳动者。还有一种解释所谓劳心者是指运用其智慧,发掘潜在问题,进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人。劳力者是指凭自身实力,劳碌工作,而少用大脑思考问题的人。
辩论题目要求比较二者的贡献,“贡献”在字典中有“有助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国家的事”,选择这个辩题比较困难。因为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到了近代,社会分工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人只有一身,不可能有关衣、食、住、行的所有工作都自己做,比较二者贡献犹如五官争功。
公平说:两种不同的社会分工其实对社会的贡献应该是同等重要的。既然作为辩题比较困难,那么比较的标准就非常重要了,就是看是谁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那么作为论辩双方就应该抓住对方辩论中的矛盾、有漏洞的地方进行一针见血的反击。纵观整场比赛,反方湘湖队有着一些缺憾,在辩论中有许多语言是有问题的:
比如“中国的GDP中70%是钢筋水泥,这些都是劳力者所创造的。” 请问这句话有何出处?
“劳心者只是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请问这句话有何出处?
“作为劳力者辅助工具的劳心者怎么可能贡献更大,”请问这句话有何出处?
“算他们一个人的贡献未必比得过劳心者,那十个呢,一百个呢,总能比劳心者的贡献多了吧!”
这些辩论语言没有说服力,而且居然直接承认“一个人的贡献未必比得过劳心者”然后比较人数多就贡献大,这有些强词夺理。这无疑落了下风。
纵观整场比赛,正方天津四名辩手基本发挥出色,漏洞较少,并且能够及时给予对方反击,天津一辩的牛顿例子比较有力,表现极为出色,可以说是辩论赛中的一大亮点,反观反方湘湖队,四位辩手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论证属于旁敲侧击,有些强词夺理,许多辩论语言是有严重问题的。在陈词阶段,正方对整场辩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概述,而反方总结不够有力。
经过评委会认真评议之后,认为正方天津队在比赛中发挥更加出色,因此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
本场最佳辩手:天津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