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粤江,男,58岁,南昌服务中心,200709批次, 汉语言文学 专业,平均成绩87.7分,
个人事迹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读中学时就向往的新中国的高等学府。到人大求学的理想不幸毁灭在“文革”的十年灾难中,文革结束后,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忙着四化建设和自己家庭的建设。二十多年来,虽然也拿了大专艺术专科的文凭,但对人大的向往的热情始终没有消退。前几年,听说人大远程教育的网络学院在南昌设立了服务中心,我和朋友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学习。我选择了与艺术关系较为密切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因为是我自由选择的课程。也因为这门学科与社会生活、艺术与文学的关联较多,所以学起来很有意思、很有味道。特别是文艺理论、文学概论等课程,吸纳了很多现代西方一些新颖的后现代理论、经典论点和思想,使我受益匪浅。
我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授课的工作任务较重,同时我还是国家级、省级艺术创作工作者,每年有相当重要的创作任务。人大网院的授课方式较灵活,我采取见缝插针、挤海绵水的方法抽出时间来学习。我每天上班下班,在路上就要近4小时,这段宝贵的时间,我很好地加以利用。周六、周日、节假日也充分利用。我的年龄偏大,精力记忆力等方面也比不上年青人,但我相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寸一分的光阴不浪费,一点一滴的知识不舍弃,只要坚持,终究是可以完成人大网络教育的课程,并有可能取得较好成绩,我在专科段的学习证明了这一点。
“网上人大”的课本编写得好,除了编书的老师都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我的课本所表述的理论都处于当今文艺理论的前沿,课本的语言叙述风格也较变化而多彩。不像有些文艺理论讲得很“绕”,让人很费解。从中我还学到了一些的理论表述的技巧,使我的理论水平也有提高。在今年10月,江西省教育厅征集关于艺术教育的征文,我一篇论文得二等奖。汉语言文学课程还让我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在理论层面上得到较好的拓展。在省里、市里的文艺沙龙中,我丰富的理论知识、新颖的观点,也让友人惊讶和佩服,这真是要感谢人大网院对我的帮助。
我国的高等教育近十年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网上人大”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做得也是顶级的。人大网院南昌教学服务中心的几位老师对工作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不但对学员们服务热情、细致周到,工作方法灵活机动,而且非常富于人性化,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员产生凝聚向心力,也有利于吸收社会上想接受远程教育的学子,加入到人大网院的学习队伍中来。
“活到老、学到老、学得好、用到老。”这是我在人大网院学习的心得体会。我希望人大网院越办越好,学员越来越多。今天我们以能在人大网院学习为光荣,说不定以后有出息了,对国家对社会贡献大,学校会以能培养出我们的学生为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