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旸,男,27岁,杭州服务中心,200409批次,汉语言文学,专科起点本科,总成绩平均分:85.0
个人事迹
一、总结学习方法、成绩良好。
我于2004年1月报名参加了人大网院的专升本课程学习,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学习,目前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课程平均分达85分,论文成绩良好,同时通过了学位英语考试。我还获得了学院评选的“学习感动奖”之一。良好的学习成绩,得益于我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取得好成绩,应先熟读课本;再经过精炼归纳,把课本“读薄”,找出要点、难点,集中解决;寻找相关的习题进行多次训练,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这种方法,在学习历程中我得心应手,每次考试,都能顺利通过四到五门,考试成绩也一次比一次好,其中《外国文学史》一课还取得了满分的成绩。
二、主动联络同学、共同进步。
网络教育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网络来方便地学习,家里和单位的电脑成了我最好的学习助手,有时我外出采访,还会利用受采访者的电脑上网,查询网院的有关资料。在学习一开始,我就主动通过网院论坛、QQ和MSN,联络了老师,还有很多同学,还有一些是外地的,有重庆的,还有深圳的,我们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经验。我还把自己整理归纳的学习资料与他们共享,共同进步。
三、努力协调工作与学习关系,做到以学习促工作。
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就是协调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我在单位里身兼数职,后来又担任了栏目制片人,各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不影响工作,我把午休时间和晚上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每门功课几十页的复习资料、复习题,都是我利用这些业余时间整理出来的。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时间不能做调整,为此,我两头兼顾,做出了不少牺牲,最终我没有耽误整个学习进程,使所有考试都在两年内完成。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我多方托关系,找专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借来了该专业老师开列的《学生必读文学作品书单》,一有空就找书来阅读。由于有了平时的积累,我的工作也受益良多:撰写各种大型晚会的串联词更加得心应手;在主持时,对文学性较强的串联词的把握也更加到位,由我参与拟定串词并主持的 2005年萧山春节联欢晚会获得省牡丹奖一等奖,受到了各方的好评。良好的文学功底和反应能力,让我连续两年在省广电局举办的职业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04年参加省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联赛,闯入决赛,2005年参加省青年记者职业联赛,获第三名,并赢得最佳现场报道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