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研讨会——关于网络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浅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研究中心
2005/03/24

摘要在产业环境方面,未来的远程教育政策将更加科学、竞争更加开放、教育资源实现了更充分的共享;在办学定位上,远程教育将向大众化、多层次、复合型转变;在教学模式方面,实现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协调,同时教师角色发生变换以及教学分工更建明细;在支持服务方面,建立了人性化的系统的服务体系;教学技术方面,教学媒介更加多元化,但互联网络是主流,同时虚拟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得到广泛应用;运营管理上,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合作办学,并实行企业化、混和式管理,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关键字 : 远程教育 趋势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我国政府、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历经 7年的实践与探索之后,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开始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转变,规范、健康、和谐的发展观开始成为行业的主旋律。然而,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细分市场发展并不均衡,高等学历教育依然占据主流,基础教育处在边缘位置发展缓慢,非学历培训方兴未艾,幼儿及学前教育、教育博客、教育类网络游戏等新兴的网络教育形态刚刚崭露头角,教学管理、运营模式和市场前景仍不清晰。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有利于远程教育办学院校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更有效的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努力。我国远程教育的目标是:到 2010年,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网络教育体系。我国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趋势究竟如何,依据多年的办学实践和探索,我们以为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环境

随着终身学习观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建设学习型组织(政府、企业、政党、团体等)、学习型个人的步伐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由于其先天优势得到更加普遍的应用,整个产业环境更加开放、规范、健康、和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远程教育政策将更加科学、规范和稳定

通过 7年的发展,我国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显然得益于自主办学的政策给远程教育界带来了激情和活力。然而,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滞后和扭曲的缺陷,阻碍了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断修正,我国未来的远程教育政策将更加科学、规范、稳定。

2、教育市场更加开放,国际化和本地化加剧

在签订的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我国做出了有限开放教育市场的承诺。随着教育市场的国际化,更多的国外远程教育品牌进入我国教育市场;同时,我国也将融入国际轨道,采用更开放、先进、通用的行业标准,我国的远程教育品牌(尤其是华语教学、汉文化等)将逐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各远程教育品牌更加注重本土化,使自己的教育产品切合实际需求。

3、教育资源实现充分共享,远程教育产业运行效率提高

在相互竞争的同时,远程教育上下游产业、教育院校之间会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合作,采取外包、或战略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资源、或者市场推广;另一方面,课程和学分的互认程度提高,学分可携带,市场化操作更强。这些都使得远程教育行业的运行效率提高,实现多方共赢。

二、办学定位

随着远程教育产业的成熟,远程教育办学主体摒弃了前期较为单纯的逐利性原则,办学思想转向服务于终身教育需求的轨道上来,从重在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向转化,办学定位变得更加理性、科学,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1、大众化

远程教育学员在身份、性别、职业、区域方面更加广泛,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

2、多层次

办学层次将更加宽泛,涵盖了本专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幼儿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培训与认证、网络教育游戏等各各层次;同时,各办学层次的结构也将更加合理,打破了高等学历教育一枝独秀的僵局,远程教育实现了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功能。

3、复合型

现代远程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理论,以及研究等综合素养,全方面培养人才。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

1、学的模式

a、个性化学习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习者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时空的分离使学习者的学习处于一种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通过教学平台、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高度自主控制。

b、协作式学习

在强调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未来的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与协作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随着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如视频会议系统)和以计算机为媒体的通信方式的出现,现代远程学习的协作化得以充分实现,进一步提高学习者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差异包容能力。

2、教的模式

在远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作用从教学转变为导学、从传递知识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从训练者转变为启发者、个别化学习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使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在对各项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教师的分工更加明确,教学过程各环节紧密相连,确保了教学质量。

四、支持服务

在远程教学中,远程学生既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也是支持与服务的对象,这要求办学机构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学生关怀,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顺利完成学业。随着远程教育支持服务实践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学生支持服务更加完善,形成了立体式的支持服务体系,包括:

1、全过程服务

远程教育院校一方面向学生提供招生咨询、个性化学习支持、学生事务、学习资料配送、成绩查询等学习全过程的支持服务;另一方面,还为学生提供有关心理,如知、情、意等问题的咨询,以尽可能地弥补远程学员缺乏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校园人文环境熏陶等方面的不足。

2、全学员服务

对所有学员提供支持服务,包括在读学员(尤其是学习障碍生),同时也包括潜在的学员,以及离校的毕业生。

3、全教工服务

对学生的支持服务,办学机构的所有教职员工都担有义务和职责,但分工各有不同。

4、全媒介服务

未来的学生支持服务手段更为全面,包括现场服务,以及网络通信服务系统(互联网、固话网、移动网),如智能化的呼叫中心等。

完善的学生支持服务系统帮助建立了更加人文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技术

目前常用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有电视广播、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电视逆场传输 (VBI)、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卫星数字频道等,它们各有各自的优劣,但是互联网络在异同步通信、交互性、价格、操作过程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未来的远程教育中,互联网络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渗透和普及,成为教育传播的主体,其它技术手段则作为补充,起辅助作用;同时,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得到更多应用,更加方便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学习资源。

随着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远程教育广泛的构建起了虚拟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虚拟教室、数字图书馆、模拟实验室、虚拟校园在远程教学中开始得到普遍应用,使得学习者拥有一种交互化、个性化的环境,促进了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协作,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行为整合。

六、运营管理

远程教育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因而,未来的远程教育院校在运营管理上将呈现以下特点:

1、经营导向方面,在注重保障教学质量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逐渐减弱,未来的远程教育院校的办学质量主要依靠自身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行业内部实行横向联合,行业自律在保障教学质量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鉴于远程教育具有产业的属性,传统计划的管制性教育政策遭到废弃,合作办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得到完善,风险资本在远程教育行业得到有效利用。多数院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适度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

2、经营主体方面,基于优势互补的原则,合作办学更加普及,独立型院校数量速减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由传统院校的专门机构来实施,称之为独立型办学模式;另一类是传统院校和企业、或者传统院校之间合作办学的模式,称作混合型办学模式。

独立型办学模式对于办学主体在经营能力和资源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面对教育市场的竞争,缺乏合作意识的院校势必独木难支,逐步走向衰败;而混合型的办学模式整合了教学资源、办学经验、教育品牌、招生渠道、教学技术、办学资金等各种资源,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因而,混合型办学模式在未来会更加普及,只是依据合作方的资源优势不同,合作的范围、深度各有不同。

3、管理体制方面,企业化、混和式的管理体制被广泛采用

现代企业制度由于在提高效率上有着先天优势,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远程教育院校中, 现代企业机制的引入为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

鉴于远程教育的事业属性,院校的组织结构更多的采用分权和集权并举的混合模式,对于教学和学术研究部门实行分权管理,对于支持服务、营销等部门则实行集权管理;各院校对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同时建立了完备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来保证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远程教育院校还不断完善培训制度来提高员工素质。这些措施使得远程院校保持了较高的运行效率和旺盛的创新能力。

七、结束语

当前,我国依然面临着教育资源稀缺无法满足终生学习需求的巨大压力,但我们相信,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办学院校经营能力的提高,我国远程教育将更加规范、健康、和谐。

参考文献

[1] 丁新等.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中国远程教育》 2003年4期

[2] 毛祖桓.关于网络教育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

[3] Scott L.Howell Peter B.Williams & Nathan K.Lindsay.影响远程教育发展的32种趋势.《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1期

[4] 楼一峰.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途径及其策略的探讨.《远程教育杂志》2002年6期

[5] 张伟远.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4年远程教育大会

[6] 阮若林.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6月

[7] 吴长春.远程网络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8月

 
查看评论       
 
我想说说:匿名发表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