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一年一度主办的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以其独特的视角、权威的评选、广泛的转载,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年度重要盛事,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得到一致肯定和关注。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办、华点通集团·华点通远程教育资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华点通远程杯” 2004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结果日前揭晓。 2004 年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仍以“影响力——着眼社会关注度”、“推动力——推动开拓性进程”为评选标准,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编辑部提出候选方案,通过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方式同时进行。
本次活动在网上共收到近万张选票,网友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特聘严继昌教授(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处长)、丁兴富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特聘教授)作为特邀评选专家。《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综合专家评选及网上投票结果,评选出 2004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专家为 2004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做出的精彩点评:
◎ 教育部对高校网院网络教育进行规范与调整
2004 年 1 月 14 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从 2005 年开始对 2004 年 3 月 1 日之后入学注册的所有学生进行统考。 2004 年 5 月 8 日,教育部再次下发《关于做好 2004 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湖南大学等 5 所高校网院被暂停招生;通知还要求,自 2004 年 7 月开始所有试点高校网院停招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同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网院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进行年检,掀起校外学习中心“整顿风暴”。实施以上种种措施,被业界公认为高校网络教育在 2004 年进入了“调整期”。
严继昌:市场机制和宽进机制下的网络学历教育,不能自律,容易造成培养质量的下降,影响社会声誉。因此,教育部的一系列措施,对保证网络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调整”也好,“整顿”也好,都是十分必要的。
丁兴富:教育部对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规范和调整,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显示出政府、主办学校、学生及其家庭与全社会对提高网络远程教育质量的关注。通过规范和调整,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将实现战略转型,为构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中国高校首批精品课程网上免费开放
2004 年 2 月,国家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精品课程建设状况。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布,由教育部组织的从全国高校推荐的 494 门课程中评选出 151 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正式上网并免费开放。据悉,这是教育部计划在 2003 年到 2007 年建设 1500 门国家精品课程并免费网上开放的第一批课程。 2004 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评审产生 300 门精品课程,而推荐课程总数已达 908 门。
严继昌:远程教育不仅仅是对时空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资源的开放,因此,远程开放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精品课程免费开放,将会有力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丁兴富: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计划,是以实现本科生名师名课资源网络共享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创新之举,是信息时代加快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示范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展开
2004 年 3 月 19 日,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CERNET2 实验网在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 2004 年 9 月 13 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CNGI 示范网络核心网 CERNET2 ”项目工作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标志着 CERNET2 建设工作全面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CNGI ”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领导的国家高技术重大工程。 CERNET2 的建设,将为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奠定重要基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CERNET2 将在 2004 年底建设完成,主干网带宽将达到 2.5G 到 10G ,涉及 20 个城市的 25 所高校。
9 月 27 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国家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教授与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保罗·欧德宁在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宣布启动“全国无线大学校园计划”,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内的国内 100 所一流大学将率先开始无线局域网的部署。
严继昌: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是最适宜的教育形式。而现代远程教育又依赖于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ERNET2 的开通,受益的方面很多,但肯定地说,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帮助很大。互联网的无线接入,大大方便了师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将会对学校、首先是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丁兴富:第二代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2 )是新一代互联网的示范工程,其试运行是我国教育和科技界的福音。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产业,数以千万计的教育工作者和数以亿计的学生将从中受益。
“全国无线大学校园计划”是继“西部大学校园网计划”后高等学校的又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这同中小学“校校通计划”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一起将我国学校教育带入网络教育时代,使之成为教育全球化的一部分。
◎ 中央财政投入 10 亿元扩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
2004 年 6 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现场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宣布,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投入专项基金 10 亿元,地方按一定比例配套投入, 2004 年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试点范围扩大到 20 个省区市,其中包括西部 12 个省区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 " 两基 " 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提出的重大举措。
严继昌:据人力资源研究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 7 亿人口接受教育的时间只有 6 年左右,这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将有力地推动优质资源向中西部农村辐射,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丁兴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百亿工程,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将新增教育投资投向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推动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 长三角地区高校网院共同签署《共享备忘录》
2004 年 8 月 13 日,长三角地区八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负责人在无锡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高校远教资源共享备忘录》(即《太湖宣言》)。《太湖宣言》宣称,此共享以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地区试点高校的资源共享、政策配套、规则衔接和服务体系共建的新机制,将逐步形成标准统一、特色鲜明、具有强大品牌效应的远教资源共同体,最终实现在远教资源共享下的学分互认目标。
严继昌:登录学院网站,必须输入密码,无形中又回到了物理围墙的学校。长三角地区高校网院共同签署《太湖宣言》值得肯定,但真正实现共享,道路还很漫长。
丁兴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较高的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是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期待长三角地区有关高校实践《太湖宣言》的诺言,营造品牌,为全国作出示范。
◎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启动
2004 年 9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以及《 2003-2007 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要求各地以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为主要依托,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意见”提出,要争取用 5 年左右时间,构建起以师范院校、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和教育机构为主体,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和核心,以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支撑,以中小学校本研修为基础,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相沟通,教师教育体系(“人网”)和卫星电视网(“天网”)、计算机互联网(“地网”)系统集成、覆盖全国城乡、开放高效的现代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与此同时,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旗下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8 所师大首次实现联合招生和入学统一考试。据不完全统计,网联 8 所师范院校共招收远程教育学生 15 万余名,其中师范类学生 10 万余名,约占全部学生的 71% 。教师网联是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与推动下,以高水平大学(专业组织)为核心,由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和提供相应支持与服务企业单位组成,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教师教育协作组织。
严继昌:教师网联的建立,会有力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用远程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其重要意义将会在未来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
丁兴富:依托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平台、实行天地人三网结合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将提高我国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是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
八所师范大学在今年首次实现联合招生和入学统一考试,标志着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在前进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和学分互认直到联合办学,教师网联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迎来 25 周年华诞
2004 年 9 月 9 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迎来 25 岁的生日。经过 25 年的发展,电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已成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将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电大所坚持的 " 四个面向 " 的定位,扩大开放和向下延伸的方向,为中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树立了样板,也为开放的远程教育创出了经验。
严继昌:作为世界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电大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科技人才。“四个面向”的科学定位,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必将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最重要力量。
丁兴富:邓小平亲自倡议并批准成立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如今,中国电大在规模上已经雄居世界巨型大学之巅,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坚持特色和优势、追求卓越和创新,争取成为世界一流的远程教育大学。
◎ 我国将构建世界最大农村远程教育公共平台
2004 年 11 月,农业部、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 23 个部门宣布,将联手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依托,构建我国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平台,为农村党员教育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将在 23 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把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成为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人网(办学队伍)三网合一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进程。
严继昌: 23 个国家部委联手建立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对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农村党员教育等方面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依托建立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农业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是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的。
丁兴富:依托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构建天地人三网合一的农村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进数字化教育进程,是信息时代发展农业和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鉴于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要实施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模式方案,最大限度地整合和集成全社会的资源为发展农村教育服务。
◎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在京启动
2004 年 11 月 5 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在京启动,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进入数字图书馆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是国家“十五”期间“ 211 工程”建设的三大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目标是汇聚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教育与科研文献信息资源,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项目力争到 2005 年底,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的框架,使图书文献实现资源共享,使读者可以实现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查询信息。
严继昌:与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样,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是公共服务体系。不仅仅对校园内的师生产生影响,也必将对社会开放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丁兴富:高等院校依然是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中心,数字图书馆将是知识创新和传播体系的资源集散中心。高校图书馆不仅要继续为数以千万计的高校师生服务,也要为全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服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
◎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 AAOU )第 18 届年会在上海举行
2004 年 11 月 28 日,亚洲开放大学协会( AAOU )第 18 届年会在上海电大拉开序幕,来自亚洲及其它各大洲的 32 个国家(地区)的 400 余名远程教育专家学者会聚申城,聚焦本届年会主题——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 开放大学新的使命与挑战。国务委员陈至立为年会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大会。本届年会是亚洲和世界远程教育领域的盛会。
严继昌:我国现代远程的发展,吸引了国际业内人士的关注,地区和国际的相关学术会议纷纷在我国召开就是明显的标志。交流经验,加强合作对我国试点期间的现代远程教育会有很大帮助。
丁兴富:今年年初我国香港公开大学承办了国际远程教育协会第 21 届世界大会。而在 1999 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曾在北京承办过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 13 届年会。我国远程教育工作者已经成为国际远程教育协会( ICDE )和亚洲开放大学协会( AAOU )的积极参与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出任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下届主席标志着我国远程教育正在走上世界舞台,开始对国际远程教育界施加重大影响。
《中国远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