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类站点成为综合增幅最大的站点类型

2009年10月29日         中华工商时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据CNZZ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教育类站点的各种关键指标均呈现了大幅增长趋势,堪称综合增幅最大的站点类型。

  包括教育相关论坛在内,教育类站点一日之内的整体访客规模已达3200万位以上,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中国网民总数的1/10。在经济危机侵袭网站生存的今天,教育站点的逆市增长给我们一个明显的启示:互联网仍然持续信赖“看得见的具体应用”。

  各类应用飞速发展

  大批新的教育机构从开办、招生、站点布局到在线宣传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完成。据CNZZ数据,从站点架设开通完毕到成为日独立访客数量超过1000人的行业主流站点,教育类站点仅需要约43天即可实现,这一速度目前已高于任何其它类型的站点。CNZZ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此行业的站点绝大多数依托于实体教育机构,确有学生、家长能够访问。

  从2004年到2009年,教育类站点的行业相关搜索关键词数量提升了5.2倍,而行业搜索关键词词组数量提升了约6倍。当然,这一速度尚不能与B2C、SNS等互联网热门应用相比。

  行业特征鲜明

  网络教育的关注重点是初中以前的儿童、青少年综合文体艺语教育,面向适龄高中、大学学生的留学相关教育以及面向职场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或兴趣学习。

  CNZZ数据表明,12-30岁的访客仅占据了教育类站点应用约85%左右的流量,这一点与其它类别站点存在很大差异,表明有大量出生于60、70年代的家长经常访问教育类站点。而年龄越低,访问者中男性的比例越高。CNZZ认为这表明,一方面男孩子更容易接受互联网教育这种新鲜形式;另一方面,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责任往往更高。

  与大多数非娱乐类站点情况类似,教育类站点的主要访问者集中于大中城市,占总访客比例的89%。然而这并非说明二级城市以及乡镇农村地区的网民不需要或不热衷于教育站点,这一巨大潜在市场或许将成为教育类站点下一个主要增长点。

  技术亟待突破

  目前国内网络教育领域站点的不足之处同样显而易见:大批的网络教育站点仅以宣传实体学校为唯一目的,尚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通过网络方式直接实施教育的站点施教技术形势停滞不前,长期仅使用图文、音频、视频等传统方式;时下流行于各类站点中的先进建站、推广技术尚未在教育类站点中普遍应用。

  “视频互动教学”“在线点读机”“网页版文曲星”这些在其他行业站点中颇为“初级”的技术应用在我国在线教育相关站点之中已经属于先进技术。在每日独立访客数量超过1000人的主流教育类站点中,最主要的站点技术应用竟然是让人瞠目结舌的纯Html技术建站。对比日新月异的SNS应用以及最近通过新技术大放异彩的Webgame应用,CNZZ认为,相对于行业规模,技术的滞后必是当前教育站点必须面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