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网络教育提供宽敞“高速公路”——上网听课提问题在家如同在教室

2006年10月11日 解放网—解放日报

  晚上 6 点刚过,公司职员丁玥便匆匆赶回家,随即打开电脑,在线“旁听”起上海交大网络学院的商务英语课。对于希望不断学习、深造的“好学族”来说,基于现有的网络平台和数据交互技术,“不出家门读大学”已不是梦想。

  小丁几年前刚接触“远程教育”时,只是通过互联网下载课件和视频学习,有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或 BBS 得到解答,看不到老师临场发挥的手写板书和学生的即兴提问,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许多人和小丁一样,偏爱由教师、学生和教室构成的传统教育方式;但名师名校资源有限,需要更好的远程教育模式才能让更多的“场外学生”同步共享课堂和互动。正在上海逐步扩大示范的 3TNet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就为网络教育提供了宽敞的“高速公路”。

  日前在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记者现场感受了一番 3TNet “网络教育”的魅力:安装数字机顶盒的电视机屏幕上,交大网络学院教师檀小红正在位于江苏路的教室上数据结构课。左上角是檀老师的“特写镜头”,中间为 PPT 板书内容。随着老师的讲解,各种圈圈画画的手写笔记随之出现;如果切换成“教室全景”,就能看到现场有十几名学生在认真听课;屏幕下方还有“场外学生”的一个个视频图像,有的在家里,有的在网吧。到了“答疑”环节,场内外学生轮番提出各种问题,宽带中心的工作人员也通过麦克风,与几公里外的檀老师对话。

  据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申瑞民介绍,这样一个“虚实结合”的课堂环境,是技术人员花了不少心思改造而成的:首先要安装多个摄像头,以便“跟踪”老师来回走动,提供从“特写”到“全景”的多种选择;通过触摸屏和电子教鞭,显示老师的手写笔迹。再把这些屏幕信息和视频数据流、音频数据流压缩合成,通过网络传输。讲台边还有一台短信终端显示设备,如果“场外学生”对讲课速度、声音大小和字迹清晰度有意见,可随时发短信向老师反映。

  对全市近 200 万 ADSL 宽带用户来说,只要安装了数字机顶盒,打开电脑或者电视,每天就有二三十门涉及外语、经贸、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可选择。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更多的“名校名师名课”有望加入进来。可以想见,在家“旁听”一段大学课程,也许会在今后成为一种时尚的“充电”或者休闲方式。

本文关键字:上海 网络 教育 上网 听课 学习